春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日和煦,清风盈袖,正是踏青出游好时机。特别是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不少朋友早已禁不住春色的“诱惑”,迫不及待的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人们踏青时,常常能欣赏到很多漂亮的花花草草,公园、山间、田地、道旁都有它们的身影。不少人还会采一把野菜,为家里的餐桌添一分专属于春的味道。但,你是否意识到:眼前花、手中菜也许是一味味能治病救人的中草药?或是把它们误认了?春天里的姹紫嫣红↓春天不仅是踏青的好季节,也是中药野外普查最要的时节——花乱迷人眼,一样样甄别,将未采集的品种收入行囊。花是很多植物最明显的识别特征,因此春日是调查统计重点品种的最佳时期。即便山路湿滑崎岖,细雨浸润飘零,也挡不住我院中药资源普查队员们坚定的脚步。中药资源普查队野外作业现场↓
快跟随我院中药普查队的脚步,一起来认识这些本草花木吧!
01.蒲公英与苦苣菜
近些日子,我院中药普查队在乡村进行标本采集的过程中,不时遇到采集野菜的村民,询问得知村民们是专门来采集蒲公英的。但是经过普查队员的辨认,他们采集的基本上都是苦苣菜。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可治疗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其性寒,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蒲公英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没有茎,只有花葶。花葶是地上无茎植物从地表(通常自基生莲座)抽出的无叶花序梗,形似花茎而非花茎。每株蒲公英有一个或多个花葶,但是每个花葶顶部只有一朵花。叶柄覆有白色绒毛,基部常为紫红色。蒲公英↓苦苣菜嫩茎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2和VC,可供食用。苦苣菜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的功效。其嫩茎叶可生食,也可用沸水烫一下,再换清水浸泡,除去苦味,然后凉拌或炒食。苦苣菜↓蒲公英与苦苣菜的区别在于,蒲公英是无分枝的独立花葶,叶子从根上长出,花葶上无叶,且小绒球看起来颗粒分明,像一颗颗小降落伞;而苦苣菜一般是有分枝的,茎上有光滑无毛、质地薄的叶片生长,且苦苣菜的绒球是一团分不清彼此的小绒毛。蒲公英与苦苣菜对比,左图为蒲公英,右图为苦苣菜↓02.其他常见中药草本
金樱子↑金樱子,别名糖罐子,蔷薇科植物。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根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果实可熬糖及酿酒。根、叶、果均入药。鼠曲草↑鼠曲草是菊科,鼠曲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泥子、清明草等。具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之功效。用于咳喘痰多,风湿痹痛,泄泻,水肿,蚕豆病,赤白带下,痈肿疔疮,阴囊湿痒,荨麻疹,高血压。可采摘嫩茎叶做成青团、粑粑食用。活血丹↑活血丹,别名过墙风,钻地风,接骨消等,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其味辛,性凉,即可口服,又可外用。功能主治为: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仆损伤。
芫花↑芫花,瑞香科、瑞香属,落叶灌木,性味:辛苦,温,有毒。
芫花的花蕾药用,为治水肿和祛痰药。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本草十八反提示不宜与甘草同用。
春和景明,万物皆灵,踏青赏花同时,与孩子、亲友说说这些花草背后的价值与用处,也是一件妙事。中草药像是大自然的馈赠,但大家在田间、野外摘取可作为食用的植物中药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不要随意摘采食用不认识的植物,避免出现中毒或其他问题。供稿:药剂科李潮健
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编辑:王小田初审:邹芬芳审核:吴超邓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