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科普清明知多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节日里的网红打卡地

寿皇殿

中轴线上重要恢宏壮观古建筑群,作为中轴线古建腾退活化利用典范,常设《景山寿皇殿历史文化展》。

紫禁之巅文创馆

店内文创品多以万春亭和中轴线为元素设计而成,将中轴线制高点文化内涵与文创品完美结合。

节日习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

1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

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3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

5

荡秋千

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

6

拔河

拔河古时候曾叫“牵钩”、“钩强”,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

节令食品

青团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糅合,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暖菇包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馓子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温馨提示

1

来园参观请您提前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10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