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05703.htmlDRAGONBOATFESTIVAL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鬂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汩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一词,为有关“端午节”的佳作。上篇,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等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下篇的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等又再现了历史的沧桑。
今天,咱们不聊粽子龙舟、不谈屈原投江,而是来聊一聊皮科常用之艾叶菖蒲。
五月五,门插艾,香满堂艾叶??艾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有生长。干燥叶入药,植株有浓烈香气。春天,艾草生长旺盛,而端午前后又是采艾的季节。《诗经?采葛》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看来在久远的年代,美丽的姑娘也在采艾。
??民间流传着“杏乃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的美称,古时治病应该是艾的主要用途。艾以叶入药,新鲜生艾晒干后避光储存,生艾叶就会慢慢老化。时间降服了艾的烈性,散去了艾的燥气,药性更温和,所以古人说:“家有三年艾,不用郎中来”。
??民间有种说法:“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把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驱鬼”。艾草还可以制成花环、佩饰,用以驱瘴。
??艾叶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为“止血要药”。艾叶也可制作成艾条,用于灸人体的穴位来保健治病。
??通过燃烧艾叶烟熏或煎煮艾叶洗浴,由于高温的作用艾叶香味成分挥发更彻底。所以,如果有皮肤瘙痒的话,用艾叶煎水外洗或艾条局部烟熏,可以起到止痒的作用。
DRAGONBOATFESTIVAL
??艾叶也可以食用。清明节,人们会用艾草做一种冷食,叫做青团(有些地方会用鼠曲草做),将新鲜艾草与浸泡好的糯米一起碾粉,调上油,放入糖,加水调和做成面团,上蒸屉蒸熟即可食用。除了青团,还有青糕也是一样的。另一个节气,立夏,人们会用艾草煮鸡蛋吃。
五月五,插菖剑,斩千邪菖蒲??中国人很早就认识了菖蒲类的植物,《本草纲目》中就把菖蒲分为五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菖蒲(水菖蒲)和石菖蒲,古人以生长环境区分它们,“生于溪涧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间者石菖”,从现代植物学上分类,菖蒲(水菖蒲)和石菖蒲是两种不同的种源。
??菖蒲又称水菖蒲,生长于溪涧水泽中。古人端午节挂的就是水菖蒲。水菖蒲叶片挺拔呈剑状线形,中脉隆起犹如剑脊,形似宝剑,叶片长度可达一米以上,又称为“蒲剑”、“水剑”。菖蒲为“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蒿、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端午时节悬挂菖蒲寓意辟邪的宝剑,可以斩毒虫,驱邪气。同时菖蒲的茎叶含有挥发油,散发出一种特殊香气,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可见古人悬挂艾草、菖蒲等物,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水菖蒲煎汤外洗可以治疗皮肤瘙痒,皮肤瘙痒在中医里属“痒风”范畴,治疗上当以疏风止痒、养血润燥为主。水菖蒲能除湿健脾、杀虫止痒。用水菖蒲煎药熏洗或者涂擦患处,可起到较好的止痒效果。
??菖蒲(水菖蒲)的根茎也可以入药,药典收载为“藏菖蒲”是藏族的传统用药,有温胃,消炎止痛的功效。
DRAGONBOATFESTIVAL
??江南地区则有在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能更直接地发挥药效,通常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拌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ZONG粽QING情DUAN端WU午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文稿:高以红
编辑:高以红
SUMMER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