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麦饼黑暗料理,看完口水都流出来了

五月五,过端午

昨天又到了一年一次的端午节了,小编我居然在朋友圈里刷到了“黑暗料理”!!!墨鱼干、大虾、蛏子,足足一顿海鲜大餐了!

再加点螃蟹肉,

也是一份高价麦饼了!

这位大哥,

您吃的是鱼还是馅饼?

都让开,谁有这个应景,

小龙虾也能做馅料了!

emmm,虽然以上纯属娱乐,

但温岭各地在麦饼馅头上确实有区别。

???

▲在靠海的石塘等地,除了虾、墨鱼外,还将鱼肉作为馅头,选的通常为鲳鱼、小黄鱼这类肉质相对细腻、鱼刺相对易分离的鱼肉,充满海边特色。

▲在离海相对较远的泽国、大溪等地,则有鳝鱼、蚕豆这些海边人家餐桌上不常见的馅头。

海边人觉得:

馅料里加点鱼肉海鲜,美味多了!

山里人觉得:

胆子真大,加鱼肉不怕刺卡到喉咙?

不过,小编是觉得:

随着生活的日渐富足,

馅头的选择还是视个人喜好而定,

只要你喜欢、觉得好吃,

都可以包入麦饼里。

你家今天吃的馅料里有鱼肉吗?

你见过最丧心病狂的麦饼馅料是什么?

记得来下方评论区聊一聊哦~

来来来,跟着小编学吃麦饼咯~

取适量粉块放在手中揉成

直径约10厘米的饼状,

用麦饼卷在饼上来回滚动,

形成一个麦饼。

放到平底锅上,烙到麦饼两面开始起泡。

将烙好的麦饼堆叠整齐

叠放在泡沫保温箱里。

炒上几个家人爱吃的小菜包进麦饼

比如炒面、萝卜、鸡蛋、虾仁……

(ˉ﹃ˉ)(ˉ﹃ˉ)(ˉ﹃ˉ)

最后,卷起来就可以享用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

为什么直接从烙麦饼开始说呢?

怎么不说说麦饼是用什么做的?

因为,就是这样一种堪称标配的食物,

各地的做法却不尽相同。

流传最广的,应当是

用“地莓”或苎叶制作的麦饼。

佛耳草

温岭方言里的“地莓”,又称佛耳草、鼠曲草,以前常见于田间地头,现在比较少见了,不过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的山间还是可以找到的。“地莓”有真假之分,所谓真“地莓”,就是开黄花的那种佛耳草,假“地莓”则不会开黄花,但也可以做麦饼。

苎叶

苎叶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叶子,相对容易找寻,也就成为一种麦饼的常用原料。温岭人做麦饼所用的那种苎叶,叶背是白色的。另有一种叶形细小的野苎叶,据说倘若牛不小心吃了,就会痢血,因此过去放牛时,就十分留意,尽力避免耕牛误食野苎叶。

艾叶

个别地方还用艾叶等制作。在太平尚书坊姚家里一带,就传承着这样一种特别的麦饼制作工艺。据姚家后人介绍,姚家艾叶麦饼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

而无论以上述哪种植物为原料,制作麦饼时的流程基本相同。以苎叶为例,在采摘苎叶后,一般要将叶脉去掉,然后放在锅中煮,煮制时加一点食用碱,这样可使叶色显得更青。煮好后,用清水洗净沥去水分,然后把苎叶和麦粉揉在一起,成为绿色的粉团,再摘成一个个鹅蛋般大小的粉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麦饼。最后,将麦饼放在熬盘(平底的煎盘)上烙,待烙熟即可。

当然,不同原料做出来的麦饼,口感稍有差异。对于这一点,姚家艾叶麦饼“掌门人”周亦红感受颇深,她的娘家在太平南门,常用苎叶制作麦饼,嫁入姚家里,吃过艾叶麦饼后,觉得不仅口感更为清香,而且吃完后更容易消化,没有涨肚感。

现如今,麦饼也不再只是

端午、立夏时节才能吃到。

只要你想吃,平时都能吃上。

渐渐地,麦饼也成为一些温岭人

向外地友人推介家乡的一个载体。

点亮爱心,端午安康!

内容来源:温岭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团队、新主张、新服务,

全心全意为私家车主度贴心服务!

临海私家车,永远和你在一起!

广告投播

FM89.8法律顾问:

浙江郑和陈律师事务所

陈萍律师

法律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10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