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福鼎第一官道

悬崖穿越路,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脉莲花寺至天门寺之间。

上午8点,我和车友一百出发骑行太姥山穿越路线。9点半左右骑到白琳镇西郊里溪头村的基督教堂。

教堂前的这条村道通往不远的大岭尾村。大岭尾村是五蒲岭古道的起点。

大岭尾村外的五蒲岭官道。

据记载:福鼎境内古干道有两条,其中一条是起自福州的福建北驿道,经今之连江、宁德、霞浦,进入福鼎之蒋阳、五蒲岭、白琳、点头、岩前至县城桐山,再由城关取道万古亭、贯岭,越分水岭达浙江。福建北驿道福鼎段有华里,途径磻溪、白琳、点头、桐山、贯岭5个镇,而经磻溪的古官道最长,有40华里。在40华里古官道上设有杜家、蒋阳、三十六弯、五蒲岭4个关隘、3个辅递,均为福鼎最多,宋时蒋阳还设有巡检司,明清时设有腰站(驿站的中间站,以便休息打尖或换马。也称腰顿。)。

五蒲岭官道是福鼎市最宽大的官道,也是保存最完整、风景最美的官道之一,对研究古代官道形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蒲岭官道旁遍布茶园,一路上坡,我们推推骑骑。

路旁长满了鼠曲草,这是一种做清明粿的原料。

遇到一个用木棍做扁担行走在古道上的挑担村民。这画面,非常的古风古韵啊……

《宁德茶业志》记:康熙二十三年()海禁开放后,茶叶运输逐渐增多,茶叶生产得到发展。嘉庆二十二年(),茶叶出口靠人力肩挑,经古驿道至温州转运至上海,或至福州出口。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后,福州、厦门成为茶叶重要出口口岸,福鼎茶叶多由南广帮在白琳开茶馆收购,转运至福州。也有上海、福州茶行(洋行)直接向本地茶商采购,由福鼎茶农在古道肩挑至指定地点交货,再由沙埕港或三都澳转运福州、上海出口。

春天的五蒲岭官道旁紫云英连绵不绝,这是个鲜花满路的时节……

五蒲岭官道上的路亭“金刚亭”,这个路亭比平时古道上见到的路亭大很多,毕竟五蒲岭官道在古代的等级相当于现在的国道。五蒲岭太姥山古道穿越官道在这与金堰水库边的乡村沙土路交汇。

金堰水库是个山间小水库。

从金堰水库开始我们骑行在乡村沙土路上,路旁山间不时可见被沙土路截断的官道。

10点20分,骑到五蒲岭村。在村外有个岔路口,右边路去磻溪镇蒋阳村,我们今天要走左边路去太姥山。

岔路口进来不远接上了水泥路,在骑到快到水泥路尽头发现路边挂了好多本地与外地户外俱乐部指路的红布条:福鼎大树户外活动俱乐部、驴行天下小霸王(浙江台州的)、曙光户外、瑞安市登山运动协会、福鼎桐山户外、瑞安市山地运动协会、吆柒陆休闲运动户外……看来这条线路虽然我是第一次穿越,但在户外群里已是广为人知了。

穿越路线的起点,海拔米的莲花寺。10点40分,从莲花寺后的茶园中的小道开始穿越太姥山之旅。土路正前方偏右的山头上有两座铁塔的是等下我们要到达的太姥山最高点:瞭望台和电视转播台。

骑推过茶园后的路线是山谷之上的悬崖路。

悬崖土路,有的路段边上森林密布,骑起来心里比较踏实;有的路段边上无遮无挡,骑起来考验胆量……

穿越路线前半段是在百米以上的悬崖深谷上的崖壁小路上穿行,海拔落差不大,基本在海拔到米之间。

有些路段骑行起来十分险峻惊悚,乱石阶梯加万丈深渊的窄窄小道。我胆子小,大部分都推了,一百艺高胆大,骑下去了……

在最险的这段路看到了后面跟着的几个从莲花寺就和我们一起穿越的游客。

第二惊险路段我拍了一百骑下去的镜头。

最美的一段落叶满地的秋色悬崖路。

紧接着是此次穿越骑行最舒服的一段竹林小下坡土路,宛转曲折,坡度和缓,景色优美……

11点17分到达土路尽头,后面接着的是今天最考验体力的台阶路。回头拍照的一百满脸微笑。

回过头去望着长长的长梯路,一百笑不出来了……

推车在陡峭长梯石阶路上,在台阶顶上每转过一个90度大弯接着的又是一道长梯路,有种推不完的石阶路的感觉……

我们在一个台阶转弯处坐下来吃点心喝水补充体能。

一百发现台阶转弯处的垃圾特别多,估计都是那些户外徒步一族的人在这休息时留下的。我们俩吃完东西都把垃圾收到背包里带下山。一百说回去准备组织车友们来这条路上捡垃圾,搞环保(我发这篇游记时,一百他们刚组织了一次在这条路上的捡垃圾环保活动“同在蓝天下,共爱一座山”,垃圾捡了有十几个编织袋。为车友们点个赞!五蒲岭太姥山古道穿越也希望各个户外徒步群教育好自己的成员们爱护环境,毕竟美好的风景要靠大家共同维护……)。

休息完后继续看着似乎是无尽的推车扛车之旅……转过弯来,终于清晰地看到了山巅之上的两座铁塔。想着车友一条还在电视台招待所等着我们吃午饭,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一段平路后,到达天门寺附近的古桥岔路口。小溪前后的古道也能穿过太姥山,但我们今天要走的是天门寺后面的路线。

12点到达建在巨岩之间的天门寺。

明朝谢肇淛万历三十七年(年)《太姥山志》载:“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长蛇岭,居民数十家,皆以种茶樵苏为生。白箬庵……凡五里许始至;前后百亩皆茶园。”白箬庵,即天门寺(旧称午所庵,至玄成禅师任住持,用白箬做瓦,改名为白箬庵,年,比丘尼题敬重建,又改名天门寺)。

在天门寺补了水后,从庙旁的小道上山,在石阶路的一个岔路口,我们没走右拐去圆潭寺的路,而是走左边上瞭望台的路。

中间有一小段路居然是在天然巨岩的石脊上,骑着很惊险的感觉。

可惜过完石脊路还是继续背车之旅,如果说到天门寺之前的石阶路是累到快吐的感觉的话,这一段上瞭望台的路就是累到吐血的感觉了,特别现在还是午饭时间……我们在这时接到一条电话,告诉我们走圆潭寺的路线比较好走,没那么陡,可惜我们已过岔路口太远了,不想回头,只能继续上后面更陡的台阶路了,欲哭无泪啊……

路上休息时看看周边山脉的花岗岩各式造型风景倒是很不错。

12点半,终于到达了山顶的林业局森林防火的瞭望台。瞭望台有个对外营业的招待所。

招待所前的观景台。

我们以为瞭望台和电视台是在同一个山头,其实电视塔是在对面的另一个山头。

下山前往电视塔。结果一百下得太嗨了,没注意到路边这个岔路口,直接下到白云寺再推车回头……

来源:福鼎论坛

以上是视哥总结的

五蒲岭古道美景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欢迎留言

说不定有惊喜

—END—

「福鼎人的世界慢慢读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10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