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概述
1.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即乳房受到外力损伤后所引起的一种病变。但极少数病人询问不出外伤情况,就诊时皮肤淤斑或青紫斑有时已经消退。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乳房下垂、体形肥胖、皮下脂肪丰厚的中年女性。据不完全统计约等于同期乳腺癌发病率的1/4。引起乳房脂肪坏死的外伤多为钝挫伤,如果边、台、角、树枝的撞击等,均可导致乳房脂肪坏死。外伤后3~4周便可以形成局限性肿块,在此之前可引起脂肪出血。有的肿块可发生囊性变,囊腔大小不一,囊腔内可有黄色颗粒状物及脂肪液化物质。数年后脂肪液化区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质地较硬的癜痕组织,应与乳腺癌鉴别。部分病人有乳房手术史、乳房急性化脓性感染、肿瘤出血等,亦可以引起继发性乳房脂肪坏死。
2.发病多见于肥胖女性:因肥胖女性皮下脂肪丰满,乳房多呈悬垂形态。病变多累及单侧乳房,双侧者少见。40岁左右的女性尤为多见。
3.乳腺脂肪坏死是一种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是外伤后引起的无菌性脂肪坏死性炎症,多因外伤后局部微血管损伤,导致脂肪细胞坏死、受损,局部出现皮下结节或斑块,并且与深部组织粘连,有时候与乳腺癌难以鉴别,但脂肪坏死病变一般位于乳房浅表层的脂肪层内,乳腺癌位于深部腺体层内。
4.病变可发生于乳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乳晕下方和乳晕周围常见。乳房是由较多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及比例很小的腺体组成,脂肪位置表浅(位于皮下),血液循环不丰富,因此外伤后易发生缺血坏死和瘢痕组织形成。
5.乳房脂肪坏死多见于乳房浅表的皮下脂肪组织,也可发生于乳腺实质内,但较少。本病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1%~2%,以乳房丰满女性多见。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
6.乳腺脂肪坏死是由于各种创伤,如手术、外伤等原因造成乳腺区的皮下组织及/或乳腺腺体内形成的紧靠皮肤的硬结。
二.病因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外界对乳房的撞击导致损伤和乳腺手术,另外,乳房内注射脂肪、硅胶等物质、乳腺放疗也是可能导致脂肪坏死的。根据致病原因,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可分为原发性乳房脂肪坏死和继发性乳房脂肪坏死两类。①绝大多数为原发性乳房坏死,是由于外伤造成的脂肪组织坏死或出血以后坏死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所代替。②继发性乳房脂肪坏死,是由于继发于某些疾病之后,如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房导管扩张症)时扩张导管内容物可经管壁渗入到乳腺间质内,乳房的化脓性感染、乳房的外科手术、乳房肿瘤的出血性坏死、乳房部分切除及放疗后都能弓
起乳房脂肪坏死。
三.病理
1.脂肪坏死的病理变化随病期而异。最早表现为一局限出血区,脂肪组织稍变硬。镜下可见脂肪细胞浑浊及脂肪细胞坏死崩解,融合成较大的脂滴。3-4周后形成一圆形硬结,表面呈黄灰色,并有散在暗红区,切面见油囊形成,囊大小不一,其中含油样液或暗褐色的血样液及坏死物质。后期纤维化,病变呈坚实灰黄色肿块,切面为放射状瘢痕样组织,内有含铁血黄素及钙盐沉积。
2.乳腺脂肪坏死病理表现以脂肪坏死液化慢性肉芽肿性炎、囊肿形成及纤维化为主要特征,不同时期表现不一。声像图的多样性是由不同的病理表现所决定。超声表现为高回声者,其病理基础为噬脂细胞性肉芽肿及其外周增生的纤维组织。坏死灶可完全纤维化伴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着,其组织密度大,故声像图呈现高回声。超声表现为无或低回声者,其病理基础为坏死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内含液化分解的脂肪细胞碎屑,其组织密度较低,故声像图呈现为无或低回声。
3.病变早期为坏死区出血,疏松组织血肿,脂肪组织血液供应不足,缺血缺氧坏死,继而液化,周围组织包裹纤维化,血肿及液化坏死组织渐吸收,肿块变硬缩小;
4.晚期肿块发生纤维化,甚至有钙盐沉积发生钙化,由于瘢痕组织收缩,与周围粘连,肿块活动度差。
四.临床表现
1.发病早期:多为无菌性脂肪坏死性炎症,可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且有触压痛,局部皮肤还有灼热感,乳晕区可触及包块,甚至有波动感。切开时可有脓血性液体流出,或有脂肪液化陈旧性血性液体流出。此时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质地稍硬。有触痛。
2.发病晚期:坏死组织可被增生纤维组织取代,此时肿块质地可以变硬,呈凸凹不平,边界较清晰,但是肿块无痛性、无增长性、无转移性是本病的特点。肿块皮肤表面呈酒窝征,乳头有回缩和朝向改变.与乳腺癌难以鉴别。
3.脂肪坏死多发生在巨大脂肪型乳腺患者。发病年龄可从14岁至80岁,但多数发生在中、老年。约半数患者有外伤史,病变常位于乳腺表浅部位的脂肪层内,少数可发生于乳腺任何部位。最初表现为病变处黄色或棕黄色瘀斑,随着病变的发展,局部出现肿块,界限多不清楚,质地硬韧,有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后期由于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肿块纤维样变,使其边界较清楚。纤维化后有牵拽征,如皮肤凹陷、乳头内陷等,应注意与乳腺癌鉴别。部分患者肿块最后可缩小、消失。少数患者由于炎症的刺激可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4.乳腺脂肪坏死的早期表现是损伤的乳房局部出现淤血斑,局部皮肤可发红,乳晕或其附近出现直径2-8cm黄色或棕黄色的瘀斑,乳腺有直径2-5cm大小的肿块,界限不清,质地坚韧,有压痛,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多数患者乳房局部疼痛不明显,或者不痛,肿块可增大,也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有的病例可持续存在数年。后期由于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肿块变硬,附着的皮肤收缩、凹陷,有时出现乳头内陷和变形,与乳腺癌不易区别。但乳腺脂肪坏死极少与深部皮肤粘连,也不会出现皮肤水肿或橘皮样改变。多无明显的外伤史和皮肤淤青症,其最初的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现象,在乳晕区或其附近的皮肤下可触及一肿块,并有波动感。切开皮肤后可见皮下有一表浅囊肿,囊内含有陈1旧血液或灰黄色的稠厚坏死组织,切片检查时可见囊壁仅为脂肪坏死。此种病变大多发生在肥胖妇女的下垂乳房中,它与哺乳无关,并非一般的急性乳房脓肿部分患者由于炎症的刺激可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触之甚硬,甚至疑为癌转移。
(1)最初在乳晕或其附近出现直径2-8厘米黄色或棕黄色的瘀痕,少数病例瘀痕出现在其他部位。一般只限于被撞伤处。有时皮肤只出现暗红色。大多数病变部位比较表浅,形成的肿块直径一般在2-5厘米左右,界限不清,质地硬韧,有压痛。肿块可以逐渐略有增大;也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有的可持续存在数年之久。
(2)后期由于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肿块纤维变,使肿物边界比较清楚。约有1/2的病人乳腺表面的皮肤于肿物粘连而凹陷。少数病例可见乳头退缩和朝向的改变。此外本病与乳腺癌不易区别,但本病很少与深部组织粘连,更不会使皮肤出现水肿和桔皮样改变。
五.超声表现
1.低回声或无回声结节多见,无包膜,后方回声可以增强,也可以正常,有的低回声结节内可以见到高回声区。
2.CDFI:未见血流信号。
六.超声分型
1.囊肿型:常出现在病变早期,坏死脂肪组织为组织及血液中释放的脂酶溶解,随后周围形成少量的结缔组织,包绕形成单发或多发的脂性囊肿。超声上表现为囊性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周围见厚薄不均的高回声环,结节后方多可见回声增强。
2.混合回声结节型:随病变发展,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取代液化的脂肪组织,形成混合结节。超声上表现为不规则的混合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在高回声内部见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无回声区。
3.低回声结节型:脂肪坏死时间较长时,纤维组织高度增生,形成低回声结节,超声上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呈毛刺状内部回声分布欠均匀,部分可伴有后方声影。
七.鉴别诊断
1.囊肿型脂肪坏死易被误诊为乳腺囊肿。但需注意的是,乳腺囊肿周边不会有高回声环存在。
2.低回声型脂肪坏死易误诊为乳腺癌,常需经术后病理才能最终鉴别。然而,乳房脂肪坏死通常发生于乳房皮下,较少位于腺体内,且低回声内很少出现微钙化,CDFI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分布;而浸润性乳腺癌位于腺体内部,肿块内常可见点状微钙化,可见血流信号分布。病灶呈低回声,但无外伤史,乳腺癌表现快速生长,纵横比大于1,血供丰富。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与乳腺癌均可见到无痛性乳房肿块,而且两者的肿块均可表现为质地坚硬而固定,并可与皮肤发生粘连,特别是在脂肪坏死的肿块出现之初,亦可一度表现为肿块逐渐增大,因此,临床常易将乳房的外伤性脂肪坏死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癌的肿块日渐增大,边界不清、表面凹凸不平;而乳腺脂肪坏死相对肿块边界相对较清,且有缩小之势,呈圆形或椭圆型。乳腺癌肿块不像脂肪坏死那样表浅,且可与深层组织相粘连,固定于胸壁上,并可见淋巴结转移,而乳腺脂肪坏死虽可与皮肤粘连,但与深层组织无关,也不会固定于胸壁上,更不可能发生转移。乳腺脂肪坏死肿块切面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油囊,乳腺癌肿块切面为灰白色实质性。
3.注意和乳腺腺病鉴别,乳腺脂肪坏死好发于外伤后,肥胖妇女,位置比较表浅,不随月经周期变化可帮助鉴别。
4.脓肿:有一些病例,临床表现很像乳腺脓肿,病人无明显的外伤史,也无乳腺皮肤瘀痕,只是表现出乳腺疼痛、压痛、皮肤潮红、发热,在乳晕区附近皮下可触及肿块,甚至有波动感,在切开皮肤时就可看见有浅表的囊肿。但乳腺脓肿囊内容物为脓汁,而脂肪坏死囊内容物为液化的脂肪或陈旧性血性液体及坏死物。
5.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扩张症一般无外伤史。在乳晕区可触及扩张如绳的输乳管,早期有溢液,晚期可见皮肤水肿和桔皮样改变。但表皮无凹陷,无褐色斑。切面也不见油囊。组织学改变: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周边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不见有分泌现象。
八.诊断思维
1.注意询问有关病史,对以“乳腺包块”就诊的患者要注意询问有无乳腺外伤,感染或手术病史,如有上述病史,则应考虑脂肪坏死;
2.包块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癌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星“枝状",而脂肪坏死血流信号不明显;
3.乳腺癌发现时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4.长期随访包块不见增大,反而逐渐缩小,则炎性包块可能性大。
5.临床鉴别要点为:①追问有否乳房外伤史。②观察乳房局部皮肤有否瘀斑,或追问是否曾有局部瘀斑。③外伤史不明确者,可随访观察。在随访观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肿块在一度增大后又有缩小,有些甚至逐渐吸收而肿块消失,则为乳房外伤后脂肪坏死;如果发现肿块呈进行性增大,则考虑为乳腺癌。④对于外伤史不明确的中老年女性,特别是具有一个或几个乳腺癌高危因素,而症状体征酷似乳腺癌者,宁愿比较早地行切开活检,以免发生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乳房脂肪坏死
中年女性,自述不记得有外伤史,今妇科免费查体摸乳腺左外象限一米粒大硬结,活动度差,无压痛。来诊:超声所见如图:左侧乳腺外下象限见一大小约1.15X0.97CM稍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无包膜,内部回声均质,彩色多谱勒未见明显异常血流,探头加压前后肿物大小形态无太大变化。超声提示:考虑左侧乳腺外伤性脂肪坏死。
老年女性,一个月前因爬梯子不慎摔下,乳房碰窗台上,当时皮肤於血,肿,痛,未予处理及治疗。当时自己抚摸乳房无明显肿块,前几天,青色於斑消退,用手摸感觉有硬块来诊。超声所见:右侧乳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侧乳腺外下象限皮下脂肪层内见一大小约4.30X3.60CM稍强回声肿块,边界尚清楚,内部回声均质,彩色多谱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探头加压不变形。腺体不厚,结构尚清楚。双侧腋窝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结合临床考虑乳腺外伤性脂肪坏死。
销售部负责人
全国总代理电话
山东省赵老师:
贵州省常水老师:
江苏省庞王娟:
江苏省汪老师:(南京书店负责人)
湖北省曹老师:
总部及内蒙古省: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