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病变,属病理性增生。以周期性加重的乳房胀痛和多发性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本病为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30-50岁之间。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有关,或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子宫轴的调节功能紊乱等有关。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学中称为“乳癖”,该病名首见于《中藏经》。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主要是气滞痰凝。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因此乳房胀痛增生多与肝、胃二经有关。肝脉布于胸胁,肝胆之气郁结,可致乳脉不通;乳房为胃经所过,脾胃运化失常,则可出现痰凝,结于乳部;胀痛在经前又与冲任关系密切。

本病常取膻中、肩井、天宗、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肩井为胆经之穴,肝胆互为表里,取之以疏泄肝胆之气;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取之以利胸胁气机,此外,从解剖位置上看,膻中下分布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分支及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内侧支分布,刺激该穴可以刺激附近的血管以及神经,对乳房的生理功能产生良性的影响,该穴位于上部胸髓节段支配区,刺激该节段可以放松胸大肌,减少血管压迫,改善乳腺血液循环,还可促进乳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丰乳的作用;天宗穴为历代治乳病之要穴,有化气滞消痰核之功。远端取足三里、三阴交,此分别是胃经、脾经要穴,有健脾化痰,消除乳痰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本病的针灸治疗一般一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疗后胀痛感一般消失较快,但由于本病一般病程较长,易反复,肿块的完全消失一般需要治疗1年左右。一般来说,症状轻、肿块小且单一的,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病程长,多发性,肿块大,症状易反复的患者,取效时间也较长,需患者长期坚持。此外,本病与情志关系十分密切,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如有咨询可联系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余丽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6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