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棉菜饼

家乡的棉菜饼

——姜仁立

我的老家在温州,清明节有吃棉菜饼的习俗。

棉菜是做饼皮最重要的材料,温州话叫棉菜,普通话叫鼠曲草、佛耳草等,还有些名字我也记不得了。

清明节,大家都聚在院子里做棉菜饼。棉菜绿油油的,叶片就像棉花一样,可以吸水,再一挤水,水就会流出来,怪不得叫“棉菜”。妈妈、伯母先开始洗棉菜,我挽起袖子跟着干。把棉菜放入已放满水的盆中,棉菜一下就变成深绿色了。我又像洗衣服一样前后推动,“嘿咻,嘿咻……”洗了一遍,拧干,棉菜就又变成浅绿色,再洗一遍再拧干,就这样一直重复着,最后还是伯母帮我把剩余的棉菜一起洗干净了。

接着,妈妈快速地把棉菜切成一块块,再把它们切成细丝。捣棉菜是一项体力活,把拧干的棉菜放入一个大石缸里,用一个非常重的大石锤来捣。爸爸、伯伯轮流上阵,我也想试试,结果刚抬起来,就身体重心不稳,连人带锤摔在地上。“哈哈哈——”大人们笑得前俯后仰,我不服气,又试了几次,每次力度都不够,干这些活还是要大男人才行。爸爸和伯伯把棉菜捣得很碎了,棉菜里的汁水流了出来,叶和茎都碎了,成一盘“棉菜汤”,妈妈又放了面粉再捣,捣了许久,“棉菜汤”终于变成了绿面团。

包棉菜饼了。先做馅,妈妈把咸菜、笋干、豆腐干和肉末放在锅里炒,我再把绿色的面团揉圆,压扁。用汤匙舀一点馅放在饼上,再把饼的两端合起来,再捏紧,就像包饺子一样,一个棉菜饼就完成了。剪一片粽叶放在棉菜饼的下面,再把棉菜饼放进锅里蒸五分钟,香喷喷的棉菜饼就可以吃了。拿一个绵菜饼,墨绿色的饼皮里包裹着馅,一口咬下去,皮软软糯糯,好吃;再咬,里面微咸的馅和外面的皮融为一体,嚼一嚼,棉菜饼在齿间翻滚,咸菜馅散发出别样的鲜味,口感极佳。

吃棉菜饼是最热闹的事了。一家人,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东家长,西家短,浓浓的乡情就在这时荡漾开来,弥漫在小小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棉菜饼是温州的传统美食,跟杭州人所说的青团差不多。。

在杭州我也吃过这里的棉菜饼,虽然用的材料都一样,但是总觉得皮没有家里做的那么糯,馅没有妈妈炒得咸香可口。离开家乡来到杭州读书已经好多年了,每年过清明节回家,我总要缠着妈妈做棉菜饼给我吃。但实在是工序复杂,所以妈妈总是从隔壁的小吃店给我买,那个味道虽然非常地道,但是做棉菜饼的场景我是再也看不到了。

我喜爱家乡的棉菜饼,更怀念在老家的院子里做棉菜饼、吃棉菜饼的时光。

end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7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