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病例1患者女,39岁,常规体检发现右乳肿块,无压痛,无乳头溢液。
动图1二维超声右乳外上象限表现为腺体局部片状低回声及结构扭曲区。
动图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该区域血流信号增多、分布紊乱。
图1剪切波弹性超声表现为“硬环征”。
图2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手术病理结果:右乳导管内癌,局部浸润性导管癌。
病例2患者,女,48岁,3月前发现左乳肿块伴阵发性刺痛,医院消炎止痛后未见明显好转。
图3二维超声表现左乳内上象限为片状低回声区伴散在分布的微小钙化。
图4对比右乳内上象限相应区域二维超声表现未见异常回声。
动图3左乳内上象限病灶动态扫查。
图5剪切波弹性超声左乳内上象限病灶表现为“硬环征”。
图6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手术病理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检查是乳腺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乳腺癌超声声像图可分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肿块型乳腺癌可依据BI-RADS进行风险评估,诊断率高。但非肿块型乳腺癌因无明显占位效应、无边界,尤其在不均匀致密型腺体中难以发现,与部分乳腺增生及腺病在常规超声中不易区别,极易漏误诊,是超声诊断的难点。
非肿块型乳腺癌超声特征:片状低回声区,腺体结构紊乱,边界不清,无明显占位效应、簇状微钙化。
如何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诊断率?
1、熟悉声像图表现,对于片状低回声区及微钙化等可疑区域应仔细、全面二次检查;
2、双侧乳腺相应区域对比检查;
3、彩色血流和弹性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
4、对于可疑区域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最终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