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尤溪艾粿飘香

福建尤溪大部分村子在农历二月十九这一天有吃艾粿的习俗。传说这一天是观世音菩萨诞辰日,在尤溪民间有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二月十九(gao),观音吃草(cao)。艾草是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中的仙草,用这一仙草加入粳米饭中制作成艾果食用,可以祛除百病,全家平安。这个秘密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就成了现代尤溪人的风俗了。不过现代尤溪人并不满足于这一天吃艾粿,似乎整个春天都在吃。

尤溪人的艾粿制作方法就是将鼠曲草(尤溪人称之为小艾)或艾草(尤溪人称之为大艾)碾碎后,掺入粳米饭中舂打至烂团后,直接放在模型里压制成块,一般不包馅料。吃一口,一股浓浓的清香,软中兼韧,带出艾草丝状。

不过在尤溪街面一带吃艾粿的习俗是在农历二月初二,有的农家制作艾粿,也有的制作艾糍(guigu)。二月初二,是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据易经中的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农耕即将开始,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这一天前后,田间地头的艾草一异常鲜嫩,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

尤溪街面艾糍

将炒熟的艾草掺入糯米粉中搓揉至均匀,加入豆沙等馅料包成圆状,用柚子叶垫住,蒸熟食用。

艾粿详细制作过程---1、去田间地头采艾草

2、把提早数个小时泡好的粳米放在锅里先煮个半熟,捞起后放在饭炊(木桶型的炊具)里蒸熟

3、将艾草先清洗后入沸水锅中烫,去除青涩味,冷水冲洗后沥得干干的,和肥肉丁子、盖菜叶、香菇、圆葱等炒成馅一样的感觉。

4、把蒸熟的米放在石臼里,用木椿舂,一开始是慢慢的压,压实后就要抡起来捶打,一番捶打后再加入炒好的艾草继续。这是一个体力活同时更是个技术活,这个舂粿的过程,始终必须是两个人负责,一个人抡木椿,另一个负责把原料拢在一块。

不过现在用人力舂打的少了,都改用机器代了,省力时间却似乎少了一些趣味。

5、当把米和艾草都舂烂,融合成一块后,艾粿就好了,就好像一块和好的面。然后就是“作粿”了,这道工序就是将大团的艾粿,分成小团,直接放在模型里压制成块。

爱吃香的放锅里煎炸一下,味道更美哦!

鼠曲草:原名:鼠麴草,别名: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蒿菜、面蒿等,拉丁文名:GnaphaliumaffineD.Don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图文:朱友平(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赞赏

长按







































如何根治白癜风
白癜风怎么看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cj/1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