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缝春节临近,在保山施甸,大家就会想起一种传统的甜味小吃,它取材自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小黄花,且制作简单,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它就是保山施甸当地人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黄花粑粑。
在施甸县姚关镇的田野,肆意生长的小黄花格外惹眼。仔细观察,它的叶子长着绒毛,形状像老鼠耳朵,花朵由多个黄色球状小花组成,有着淡淡的香味。其实,小黄花学名“鼠曲草”,俗称绒毛草、鼠耳草。其鲜嫩的叶片和花蕊,就是制作施甸传统小吃黄花粑粑的原料。
姚关黄花粑粑历史由来已久,是当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小吃。每逢春节临近,姚关的家家户户都会去地里采摘小黄花做成黄花粑粑,等待自己远在他乡的亲人回家过年,粑粑里凝聚着延绵柔长的爱和思念,也是远在他乡的姚关人对家乡对亲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和思念。
杨应珍是当地制作黄花粑粑的有名的手艺人,据杨应珍介绍,黄花粑粑的制作工序并不复杂,首先要把从地里采摘来的小黄花洗干净和淘洗好的糯米搅拌在一起,放进大蒸笼里,蒸熟后,再把蒸熟的和着小黄花的糯米饭放到机器里搅碎变成粘稠的面糊,又通过机器再把面糊切割成团状,最后,在通过纯手工把这些团子用手掌按压成扁平状,晾晒风干,软糯香甜的黄花粑粑就做成了。
施甸县姚关镇关珍粑粑老板杨应珍说,黄花它清凉,年前马上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这个黄花粑粑;在火塘边一家人围起来吃粑粑。
杨应珍介绍说,春节前夕,她家的黄花粑粑一天要销售两千斤左右,除了在施甸本地销售外,还销往缅甸老街、临沧、德宏和昌宁等地,供不应求。在春节前后,单是黄花粑粑的销售额就达2万元左右,黄花粑粑是季节性很强的小吃,黄花盛开的季节通常是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错过时间,又得再等一年,所以要尝鲜,必须趁现在。
来源:老保山
有一种乡愁,叫“保山年猪饭”文旅不分家,携手促发展
油菜花开,只为了那一抹金黄
地名诗
腾冲谣
该文由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 网站: -
投稿邮箱:
qq. _travel管理员
关于投稿奖励?
1、要求投稿信息和图片都为原创首发(转帖或者抄袭不予奖励),内容涉及的一切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概与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无关;
2、稿件一经采用,每篇稿费元,请投稿者务必留下联系方式;
3、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具有最终解释权。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