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尊敬的家长: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根据教育局通知精神,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如下:4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初三住校生4月5日(星期二)下午17:30返校。其余学生4月6日(星期三)上学,届时望你提醒孩子按时到校。
清明放假通知QINGMING
三
班
3.30
四
班
3.31
五
班
4.1
六
班
4.2
日
休
4.3
一
休
4.4
二
休
4.5
●放假时间
4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初三住校生4月5日(星期二)下午17:30返校。其余学生4月6日(星期三)上学.
为了使您和家人度过一个文明、健康的假期,建议以下几点:
一、守护健康,告慰先人
清明节期间,请你们继续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少出门、多通风、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少扎堆。保护好您自身、家人和他人的健康,就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二、文明祭扫,人人有责。
扫墓是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建议用以献一-束花、敬-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
三、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清明时节是森林火灾集中高发期,家长带孩子上坟祭祖、踏青春游时禁止烧纸钱、放鞭炮、点香烛等野外用火,注意人身安全,注意周围林木的防火(特别要禁止孩子野外玩火);-旦发现山林火灾,要尽快报警——火警。
四、交通安全,牢记在心。
清明节期间交通拥堵,出行时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追逐打闹等;不到江、河、湖边去玩,不私自用电、用煤气;远离人口密集的地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安全,有效预防流感、诺若病毒等春季流行性疾病。
家长们,孩子的安全关系到我们家庭幸福,希望家长们在高高兴兴度假期的同时,牢牢记住“安全第一”这句话,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
幸福家园,你我共建;安全健康,你我共享。文明祭扫,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清明节!
彭州市军乐中学
年3月31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由来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
明
习
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人们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礼,缅怀先人,感恩先辈;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诉说怀念。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传统节日中“知恩图报”的内涵,在不断提醒着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养,学会感恩,并付诸实践。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
插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柳树得春气之先,每年冬春转换之际,当四野还是一片萧条时,总是它最先吐出新绿。每到清明,不论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
清
明
食
物
青团
青团又称清明饼、清明粿、艾叶糍粑、清明团子、艾草青团等,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馓(sǎn)子
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子推馍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也可以用来馈赠亲友,加深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