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小吃攻略

小桃一一给吃货们介绍,来武夷山必吃的小吃

胡麻饭是武夷山最远古的传统小吃,俗称麻糍粿。以上好的糯米用水浸透后蒸熟,置石臼中用木槌打烂、揉成小团,拌上芝麻、白糖,香甜可口,食后耐饿。在不少武夷山神话传说中,神仙都用胡麻饭招待乡人,被称为神仙饭。吴屯的金糍(以柴灰淋水浸糯米)、金粽,星村、兴田的白粿也都和胡麻饭一样讲究糯、甜、滑的风味。

凉水仔是武夷山传统清凉风味饮料,系用野生的薜荔果,将仔剥出曝晒后加工制成半凝固的凉饮料,调以蜂蜜食用,具有解热消暑,提神健身之功效。

火烧豆荚遐迩闻名,是村民别有情趣的一种独特小吃。中秋节前后正是田埂豆饱满之时,在坪上架起一堆火,将田埂豆连杆带荚挂在火上燃烧至熟,剥其皮而食之,有一种特殊的田园风味,有谚语云:火烧豆荚坪,不吃也有名。

鼠曲粿”即清明粿。在清明前,采摘鲜嫩的鼠曲草捣烂,取用草汁和入米浆,蒸熟,包上香菇、笋丝、肉丝、腌菜等制成的馅,做成绿色的大饺子。农村还有不包馅做成砖块大小的粿。特点是保存时间长。鼠曲粿是武夷山人精工细作而成的绝妙点心。

饴仔,是武夷山人七月半鬼节制作的节粿。用稠米浆为皮,馅有甜咸两味,外面用芭蕉芋叶包成长方形。清香可口。鼠曲粿、饴仔等节令食品,可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因而从古至今,久传不衰。

千层糕在武夷山被称作为——九层糕,因糕点有九层而得名,也常被叫成层层糕,是武夷山人最常见的一道休闲小吃。(市区内的横街头的最好吃,一层一层分分明明,滑滑的,嫩嫩的,我就喜欢一层一层地慢慢吃,享受啊)

岚谷熏鹅在武夷山是一道桌面酒席必上的佳肴,在当地相当有名。整道岚谷熏鹅菜肴讲究色、香、味,其营养价值要高于鸡、鸭、猪、牛等牲畜,且脂肪含量低。

武夷山人都吃过的早餐小点,味美价廉还耐饿。那就是:粿仔。本地话发音:“鬼解”。大家都记得小时候街头巷尾飘着香气的粿仔,因此也有人称其为“街头粿”。一碗粿仔、一片五花肉或是大排。赠送热呼呼的汤,想喝几碗就几碗(小时候的汤以前是鸡肉煲光骨,现在因为实在太薄利,换成了肉皮汤)。

文公菜是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正宗崇安菜的代表有什锦,也叫文公菜。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颇好美食,就自己动手制作。他制作的“什锦”文人墨客雅集小酌,交口称赞,很快在乡村流传。因为朱熹谥号为“文公”所以又叫“文公菜”。这里的学生在赶考前夕,家人必备此菜,祈愿考生才思敏捷,一举上榜。年来文公菜一直在民间流传,现已成为宴请贵客的传统名宴。

苦槠糕为武夷山风味食品。采用山中野生苦槠、甜槠等壳斗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桨,加热调成块状软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带苦涩,别有风味。为武夷山风味食品。采用山中野生苦槠、甜槠等壳斗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桨,加热调成块状软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带苦涩,别有风味。

最后一道,当然就是武夷山人必不可少的茶。

(本图文来自互联网。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予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10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