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yyds

说起潮汕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波~

一提到潮汕,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肉吧,那么就让我们从牛肉开始介绍起吧~

牛肉

大多数人了解潮汕美食,也大多都是从一颗弹跳力极强的手打牛肉丸,经过30分钟捶打而成的肉丸,是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念念不忘的绝美味道。

还有火锅中的清流——潮汕牛肉火锅,对牛肉各部位的精细分解,是潮汕人对风味的极致追求。

牛骨汤咕嘟咕嘟翻滚冒泡,夹起一片五花趾,汤底中三起三落,海鲜酱油、沙茶酱或是普宁豆酱,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轻轻蘸取,咸鲜或是甜辣的味道首当其冲,慢嚼几下,爽脆的肉质带着丝丝韧劲的口感,回味竟是肉的丝丝清甜。

都说没有一只牛可以完整的走出潮汕,真的是很真实。牛身上的每一处都可以成为饭桌上的一道佳肴。

肠粉

潮汕肠粉缘起于广式肠粉,在潮汕地区盛行,虽是分支,却也独霸一方。

潮汕肠粉的面皮相对广式来说就没那么讲究,但是它的馅料多配料也很多,潮汕肠粉通常会在面皮上直接加蛋和其他材料,再配上各家秘制的卤汁,堪称一绝!

海鲜

潮汕是靠海吃海的地方,被潮汕人誉为“毒药”的生腌海鲜,吃过便欲罢不能,犯馋得要紧。

一盘肥美的生腌血蚶,蘸着蒜醋汁,鲜而不腥,甜而清爽;腌膏蟹则是肉质细腻,夹带着天然海产的甘甜、咸鲜和腥香......

除了生腌血蚶和膏蟹,还有生腌虾姑、薄壳、海虾、竹蛏等海产。

说到海鲜,不得不提的还有生蚝,在潮汕地区蚝属于斋菜,又名叫“水生”。

潮汕人食蚝习俗可追溯到唐代,唐代韩愈贬潮任潮州刺史,初次品尝海鲜,写下《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中有句“蚝相粘为山,百十各自生。”

潮汕汫洲,就是一座被生蚝包围的小镇,这里的汫洲生蚝味道格外鲜美。

潮汕人对鲜的追求近乎强迫,无鲜并不成席,尤其是备受瞩目的潮汕鱼生。

潮汕有句俗语:夜半听见卖鱼生,想吃鱼头熬番葛。

鱼生,由来已久,孔子在《论语》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脍就是鱼生,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也有金齑玉脍这样富有盛名的鱼生。

提到鲜,薄壳是潮汕人一吃就上瘾的一道下酒菜。

薄壳是潮汕特有的海贝类海产品,七八月份的夏天是薄壳最鲜美的时候,潮汕家家户户这时候都会买一斤薄壳,一株金不换。

潮汕另一个不得不说的经典——鱼饭,就是夜糜的送粥小菜。

鱼饭,就是把不剖膛的海鱼用淡盐水腌起,然后放入浓盐水煮熟,晾凉后即成鱼饭。

用陈晓卿的话说,“鱼饭的美味就是“盐水的浸渍,促进鱼肉中本来甜度的缓慢释放,形成独特的鲜甜…鱼肉渗下的汁水会在鱼皮内部形成一层均匀的鱼冻。那种鲜,可能是北方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的。”

粿品

去一次潮汕地区,你会感觉自己每天都吃好多种叫「粿」的小吃,重点是每天还不重样!

其实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统称为“粿”。

鼠曲粿取用天然鼠曲草,熬成汤汁,调入猪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馅料,咸甜随意,再用圆形或桃形印模压印成形,放新鲜竹叶上或香蕉树的叶子上面,然后上锅蒸熟。

红桃粿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

咸水粿形状小巧玲珑,像个盛酱料的小碟,中间盛着加了少许辣椒酱的潮州特产菜脯粒,色泽洁白如豆腐,口感滑润柔软,突出菜脯的咸芳味,是一款大众化的民间小食。

无米粿以前的馅主要是韭菜,所以也叫韭菜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变好,对食物口味要求变高了,无米粿现在口味变得非常丰富。

鲎粿虽然颜值不高,但是却很美味,是汕头市潮阳区棉城特有的传统小食。

潮汕美食,三天三夜说不完

潮汕其实是几个城市的统称,包括但不局限于:潮州,汕头,揭阳。这里享誉国际的是三个“特产”:李嘉诚,马化腾,和一个“后起之秀”。

这第三个特产,在几年前还属于除本地人才知晓的东西,但凭借着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原理,在被一系列纪录片和美食专刊挖掘后,以飞速冲出了潮汕三市,成了全中国人做梦都流口水的理想。

——它就是潮汕美食

排版

嗷--呜嗷--呜

文案

嗷--呜嗷--呜

图片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10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