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拟鼠麹草 拼音:nǐshǔqúcǎo拉丁学名:Pseudognaphaliumaffine(D.Don)Anderberg
别称:田艾、清明菜、鼠曲草、鼠麴草、鼠耳、无心、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佛耳草、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水蚁草、清明香、追骨风、清明菜、绵花菜、菠菠草、棉茧头、宽紧草、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粑菜、白头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羊耳朵草、毛毛头草、黄花果、糯米饭青、棉菜、黄花曲草、白芒草、田艾、毛毡草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桔梗目 亚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族:旋覆花族 属:鼠麴草属
鼠壳草,学名鼠麴草,又名鼠曲草、佛耳草、糯米饭青、香茅等。为一年生草本桔梗目菊科植物。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至40厘米或更高,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互生。鼠壳草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中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及台湾等地;国外则分布在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鼠壳草多生于湿润的丘陵和山坡草地、河湖滩地、溪沟岸边、路旁、田埂、林绿、疏林下、无积水的水田中。多呈星散分布,常成优势群落。
鼠壳草全草性味甘、平、无毒。其功效多可用作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据药学家日华子所著的《日华子本草辑注》记载:“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 鼠壳草全年可采摘,嫩株采集用开水烫后即可食用,也可煮熟饮用汤汁。潮汕地区则多用鼠壳草取汁混合糯米磨碾成浆,然后以浆为粿胚,里面再包上豆沙做成风味甜食粿品,名为粢壳粿.多数是在清明或者除夕用作慎终追远的祭祀后食用的粿品。 鼠曲草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南宋末年,由于元兵入侵潮汕,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人们为求生存,只得忍着饥寒啃草根、吃野菜。人们在吃野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做“鼠曲草”的野菜,它不仅可吃没有毒性与副作用,而且香味浓郁,还开胃止咳。后来,人们便用鼠曲草取汁混合糯米磨碾成浆,然后以浆为粿胚加料做成粢壳粿.其实,粢壳粿的由来不独传说有,史料也有记载。南朝宋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三月二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密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可见这种防病食俗自南北朝时就已有之,后来随中原移民南迁而传入潮汕。因气候的不同,潮汕人吃鼠壳粿的时间一般在端午节或者春节至元宵之间。 有赤脚医生指出,用鼠曲草30至60克,水煎服可以治筋骨痛、脚膝肿痛、脾虚浮肿等。此外,研末或浸酒则可作为治疗痈肿疔疮的外用良药。
鼠麴草是一年生活两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长大后高度不会超过50厘米,它的茎直立有大量分枝,叶片对生,还有大量植物精油,而且全草都能入药,是一种能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的中药材,下面是对鼠麴草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禁忌的详细介绍,能让大家对它有更全面的了解。
鼠麴草的功效与作用1、止咳化痰鼠麴草是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材,它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能滋阴润肺,而且能消除人类肺部炎症病能扩张气管加满人体内,大量排出对人类的咳嗽痰多以及气喘胸闷等症,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用鼠麴草煎水喝。2、祛风除湿鼠麴草还是一种能祛风除湿的中药材,它能去除身体内的寒气,也能抑制人体内风湿因子的活性能防止风湿骨痛发生,在临床上它也能用于人类风湿骨痛的治疗,治疗时可以煎水服用也能把它用白酒浸泡以后外用,它能让人体出现的疼痛很快减轻。
3、驱风散寒
鼠麴草还是一种能驱风散寒的中药材,它能清理人体内的寒气,对人类的风寒感冒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人类出现的鼻塞,咽喉疼痛以及头痛等不良症状尽快好转,而且能让人类体温尽快恢复正常,它对人类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特别好。鼠麴草的禁忌鼠麴草药用功效虽然出色,但它在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它禁止过量服用还禁止和款冬花搭配在一起服用,不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另外有些人在服用鼠麴草以后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这时必须停止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