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的好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今天就是清明三天小长假啦!小编快要控制不住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准备在扫墓祭祖后,趁着这个小长假,玩个痛快!
其实在古代,我们也有许多的祖先们,也跟小编一样抱着同样的想法——对清明节这个(能放假的)日子有着万分的热情。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要从清明节的来历开始讲起。
清明节的来历最初的清明其实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个气节。那它为什么能变成一个节日呢,这其实,与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
寒食节
寒食节在古代,曾流行过两千多年,它是指从冬至后第天开始(也有从第天开始),共2至3天。每到这个日子,人们在会禁烟火,只吃冷食,并且后来渐渐还发展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拔河)等风俗,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因为寒食节的诸多要求,特别是在北方一些还有点冷的地方,维持三两天吃只能吃冷食,实在是一种煎熬。于是古人对寒食节后的清明节,也就是能脱离寒食节的第一天无比的期待。
再后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都习惯出门踏青郊游,并与好友聚会吃顿好的,缓解寒食节吃冷食的痛苦。而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也因为实在太折磨人,而被许多人拒绝接受。但祭拜祖先还是不能少的,于是乎,寒食节祭祖等习俗与清明节合并,清明节渐渐大受欢迎,扫墓、踏青、秋千等活动也成了清明节的习俗。
除此之外
从古至今人们之所以还流行过清明节
小编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民以食为天”
对于广大吃货来讲
清明节的饮食习俗实在有太多好吃的了!
清明节的美食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与糯米粉揉和制成,馅料多为豆沙。
艾粄(bǎn)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其制作原理与青团类似,只不过提供色素的材料由浆麦草变成了艾草。
暖菇包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采摘,用来制作暖菇包,形似圆月,类似包子,一般在清明前夕吃。
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子推馍“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不同的形状给不同的人吃,比如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朴籽粿解积热,除疾病,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
芥菜饭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枣糕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的三天小长假
不知道大家会怎么安排呢?
如果跟小编一样
被上方的美食所诱惑
却又吃不着的朋友们
不妨可以在我们经选商城中
买点质量有保障、味道又好吃的零食
同样能让你安心吃个整个清明小长假哦
~小编推荐零食~
-蟹壳黄黄山烧饼-
蟹壳黄形似蟹壳,色泽澄黄。送入口中轻轻一咬,金黄的酥皮咔嚓地层层剥落;再咬一口,梅干菜肉丁的滋润干香,伴随着一种微弹牙的嚼劲儿,还有一丝微辣的余味在口中逗留。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经选美食等你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