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春草绵绵好做饼

庚子鼠年的春天,是一个令人悲伤彷徨的季节,因新冠疫情的肆虐,那些花红柳绿、燕语雀鸣,注定要被辜负。禁足在家两月有余,每天困于斗室,向往大自然的渴望,便随着春天的脚步,一点一点活泛起来。

疫情终于平息下来了,此时的山野田间,空寂无人,应该是安全的吧。

恰有闺蜜相邀:到桐浦看油菜花去?

正中我意。戴上口罩,飞奔而出。

春雨足,染就一地新绿。春阳暖,催开满目新花。一路上,久违的大好春光,让人心生感动。大自然就有这样的魔力,能轻而易举地涤荡你千般烦恼万般愁。

桐浦的油菜花已经金灿灿地铺满田野,但比油菜花更加吸引我的,却是那一地绿茵茵毛茸茸的棉菜,一朵朵、一丛丛如花般盛开,泛着柔软的光泽,散发着独特的清香,无比诱人。我又开始手痒了。心也痒。我说,我想摘棉菜。农家出身的人,那一份乡野情怀始终在骨子里流淌,哪怕身居城市很多年,也无法彻底忘却。就像今天,这几朵小小的棉菜,便勾起我遗忘多年的童年旧事,回忆瞬间泛滥。

于是,桐浦的花田里,别人观花拍照我摘草。

空旷的田野,如一块黄绿相间的大毯子,色彩浓烈如梵高的画,却透着宁静悠远。面对这远离人群的大自然,似乎疫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切美好如初。微风轻柔地送来油菜花香和青草的气息,我俯首大地,神情专注,把棉菜一朵一朵细致地摘下来,放入手心,心情便变得无比欢愉。此刻,我和泥土、和春天是如此的贴近。

摘回来的棉菜约有两斤,嫩嫩的,软软的,泛着清香,抓一把放到鼻尖,满是春天的味道。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倒是犯了愁。采摘的时候,图的就是一份动手的快乐和满足感,却是没想那么多。现在棉菜是摘了,手瘾也过了,可是怎么安置它们却成了个大问题。难不成置之不理?好像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突然想,既然棉菜能做成饼来吃,为何不能像青菜那样炒起来吃呢?

心念所致,立即动手。

先取少许棉菜做实验。把棉菜洗净,焯水,然后放油、蒜翻炒,再加适量盐和少许鸡精,起锅装盘。炒熟后的棉菜,色如碧玉,绿意可人,散发着淡淡的青草香味,入口,味道很是不错。我狂喜,以为自己发明了棉菜新吃法。可是,问题马上来了。入口没嚼几下,发现嘴里的棉菜根本嚼不烂,越嚼越状如棉絮,很有韧性。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把鼠曲草叫做棉菜,原来它如绵绵棉絮,柔韧无比。

还有,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都要把棉菜切碎了、捣烂了,再做成饼,是有道理的。这些比如炒呀,蒸呀的方法,我们的祖先估计早就用过了,发现行不通,才弃之不用,要不,这么简单的方法,哪里还轮得到我这个自作聪明的笨女人去发现呢?那些流传后世代代相传的技艺,大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得出的精华。

如此,我也不折腾了,老老实实去菜场买了米粉,试着做棉菜饼吧。

我不善于做糕点之类的小吃,做棉菜饼,更是头一回。于是,把小时候看母亲做棉菜饼时的细节回忆了一遍,又电话求助了朋友。

从下午4点钟开始忙活,直到热气腾腾的棉菜饼出炉,我花了整整4个半小时,真是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才做了15个棉菜饼。还好,总算是做成功了,味道还算不错。世上无易事,看似简单的一个饼,制作起来居然如此费劲费时。

首先,要去菜场采购米粉和馅料。米粉要糯米、硬米各掺半,不然,据说单用糯米会太软,单用硬米又太硬。馅料我备了春笋、蘑菇、鲜肉、红萝卜、虾皮和咸菜。

择洗棉菜,是个费时间的活儿。先把棉菜一朵一朵细致地拣出来,挑出里面从田间带过来的野草和枯叶之类的小杂物,然后,在水龙头下,又仔仔细细地重复了一次。最后,把挑洗过的棉菜,放在水槽里不断地淘洗,一次,两次,三次......直到第二十次,才觉得终于洗干净了。

接下来的工序,实实在在是力气活了。记得小时候家里做棉菜饼,捣臼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把棉菜放到捣臼里捣碎),现在我到哪里去寻捣臼?唯一的办法只能用刀剁。先把棉菜切成最小段(很难切,不像切菜,像切棉花),再用刀剁碎。原本泛着粉绿的棉菜,在剁碎之后变成了墨绿色,如同纱布上的一贴膏药,一团黑糊糊的样子,瞬间失了颜值。

第三道工序,是在如墨团般的棉菜里倒入米粉,加温水,不断地、使劲地揉。揉面也绝对是力气活,手劲要大,要持续把棉菜团揉得很有韧劲才行,不然容易散掉。揉到最后,手发酸肌无力,算是马虎过关吧。

稍事休息,把所有做馅的食材,洗净切丁,再炒熟备用。

最后,终于开始做饼。这是最轻松也最让人享受的一道工序,有着胜利在望的喜悦。把音乐打开,边哼着歌边干活。摘一团粉团,放在手心搓圆,再均匀地捏成薄薄一片,这时候,手心的粉团像一片打开的荷叶,透着润泽和清香,真是赏心悦目。我觉得自己仿佛在做一件艺术品,满怀愉悦。一个个粉绿色的棉菜饼,玉珠子一般缀在雪白的瓷碟子里,已隐隐能勾起几分食欲了,怎么看都觉得它们貌美如花。

经过大半天的折腾,总算大功告成,我必须要给自己一万个赞。

十几分钟后,香喷喷的“霜霜牌纯手工棉菜饼”隆重出炉。

赶紧先尝一个。嗯,味道相当不错!若不是此时疫情不允许聚餐,我真想呼朋唤友来一个“棉菜饼宴”,得瑟一下自己的成果。

此时,恰好夫君下班回家,他惊喜万分,说,你居然还会做这个?

我得意洋洋,只差把尾巴翘上了天。献宝似的把热乎乎的棉菜饼双手递上,他吃得赞不绝口。

第一次在自己的小厨房里做棉菜饼,没有工具,没有经验,有的是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忘记了买箬叶,只能把饼一个个放在小碟子里蒸,结果却是饼粘在了碟子上。蒸第二锅的时候,在碟子上涂上橄榄油,才好些。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棉菜饼,每个饼下面都有柚子叶垫着,蒸出来的饼清香好吃又不粘锅。再比如,饼太淡了一点,是否和面的时候,应该加点盐?还有,用菜刀剁的棉菜,比较粗糙,做出来的饼看起来表面不细腻,疙疙瘩瘩的,卖相不大好。

但,一切不尽如人意,都无损于我此刻的快乐和满足。又香又糯的棉菜饼,我吃出了这个春天被生生阻断的所有味道——春风、春雨、春阳、花香,还有翩跹的蝶舞……最重要的是,有童年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5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