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看过来,福建清明节吃什么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寒食东风御柳斜,舌尖犹记清明食。清明时节又到来,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而爱吃的福建人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下面就和小福一起去瞧瞧福建各地的清明美食吧!

1福州菠菠粿菠菠粿又名清明粿,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清热解毒,捣烂压成汁成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或入锅煎熟即可。每到清明,在福州几乎每一家每一户都会包上很多的菠菠粿,还会送给在福州的外地人,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那透着浓浓青草味的香甜,成为不少福州人在清明节时难忘的回忆。2莆田清明龟莆田人过清明节除了踏青看莆仙戏,最重要就是做清明龟了。清明龟是将揉搓好的绿豆塞进糯米粉中,再放在模具里按压。面团上,大龟背着小龟,趴在幽绿的鸡叶上,蒸出时香气扑鼻而来,清明龟寓有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清明时节雨绵绵,清明龟香乡情牵,对于莆田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传统还是一份对儿时的记忆。3宁德乌稔饭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家家户煮“乌稔饭”,“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此外,闽东人还在清明节吃芥菜饭,还流传着“吃了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生冻疮”的说法。也还有在清明节做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的,将煨好的红糟泥鳅,加入煮好的面汤里,一碗香喷喷的泥鳅面就做好了。(想到这是不是口水都流出来了呢)4厦漳泉润菜饼润菜饼源于泉州,在厦漳泉地区有清明节吃润菜饼的习俗。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吃起来甜润可口。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除了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之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润饼菜是风情的菜,也是亲情的菜。5龙岩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话“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又叫清明粄,包括“田艾(鼠曲草)粄”、“苎叶粄”等。每年清明节,人们在外出祭祀、踏青时便会采摘些鲜嫩的艾叶、鼠曲草、苎叶、鸡矢藤和使君子等用于制作。将煲烂的艾叶等捞起,沥干水,放砧板上剁烂,将其加入糯米粉和粘米粉中和成面团,然后将准备好的芝麻花生眉豆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方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熟即可出炉。6泰宁暖菇包清明节前,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动手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暖菇草包的包子,包子馅料有用笋、酸菜、豆腐干、香菇、豆干等做的咸辣味的,也有红豆、花生、芝麻等甜的馅料,包子皮却是用暖菇草做的,绿莹绿莹的,放在锅里蒸上几分钟加热,闻着那特有的青草清香味便把人都熏醉了,咬上一口,又松软又鲜味,又香又辣或甜,很是入味。那味儿真让人垂涎欲滴,百吃不厌!

看完了这些美食是不是食欲大开,迫不及待想要出去寻找这些美食呢?趁着假期去郊区踏青,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错过了这一季,那些碧绿和清香只能留给下一季了,所以,迈开脚步吧。

近期热门文章:

??与你有关!每一位FZUer都必须知道的一次会议!

??福大版捉“腰”记

捉的不仅是颜值!

??“中亚最长隧道”提前贯通,福大教授功不可没!

??艺术类考生看过来!福州大学年艺术类校考成绩都在这里啦!

??

全球福大人!母校喊你回来结婚啦!福大首届校友集体婚礼火热启动!

??赞!福大外院最美支教团初心不改十一载!

编辑:伊晴雯

文字:李桂金

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6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