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里的乡愁丽水市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参

?丽水市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参赛作品展示

美食里的乡愁

  从出生开始我就是个吃货,而恰巧我出生的时候刚好是茭白成熟的季节,我母亲匆匆忙忙做完月子就拿着个布裙把我背在身上带去收割茭白,她在前面割茭白,我在后面伸手抓,若是没有及时发现,那白嫩嫩的茭白或许早已破了我的荤戒。农村人的好生养加上爸妈对我的放荡不羁,所以我不是在吃就是在吃的路上。

  从小学的时候上课偷吃辣条方便面到后面走在大街上买个面粉炸的大鸡腿不顾形象地啃,再到后来吃多了对食物的挑剔,故乡每个角落都留过我这个吃货的嘴迹。

  初中时代,因为学校是寄宿制的。每个住校的学生都自带饭盒,淘米扣水后放到学校一个大蒸笼里面蒸,蒸出来的饭是最好吃也是最营养的。配的菜都是家里带的咸菜。我妈妈最喜欢给我做老腊肉,用装橘子的玻璃罐头装上满满一罐,足够我吃上一个星期。用家里柴火熏透的腊肉肥而不腻,外硬里香,每吨只要两块肉就可以配上满满一盒饭。我们老家做的咸菜在当地都很有名,特别是我老妈做的笋糖。笋糖切片煮熟,然后加上辣椒、大蒜、醋、酱油、家酿的红酒,少许味精、盐,味道好极了!虽然她每次给我的笋糖都要用装香菇袋料的袋子装,就是长长的那种塑料袋,我也因此每次都会给我朋友笑话,不过作为吃货来说,这种笑话已经习以为常。

  高中时代,每天早上为了去吃一碗香甜健康的粉皮,一大早就要起床去排队。把米磨成粉,用蒸笼的布加热铺上,把米粉倒入,瞬间成型的面皮就叫粉皮。粉皮不仅健康而且好吸收对胃好,从一开始的一块钱一片粉皮吃到后来的3块五一片,价格的改变预示着时代经济的变迁,好在粉皮还是当初的传统制作方法,好在粉皮还是当初不变的香甜味道。

  我们这个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这个特殊的县城有个特殊热闹的节日“畲乡风情节”,我最喜欢这个节日来临,因为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民们都要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这一天故而又称“乌饭节”。新鲜的乌稔树叶在石臼中打汁泡水,洗净后的糯米放入浸泡9个小时至12个小时。取直径3厘米、长30厘米的水竹一节,一端留节,对剖洗净,装入浸泡好的糯米,一端用箬叶包裹,棕绳扎紧。在土灶大锅中蒸熟后,米饭乌黑锃亮,香气扑鼻。

  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就是到了吃清明粿的时候。青团,又称清明粿,是畲乡一道的传统美食。清明粿的制作原料主要是大米、糯米和鼠曲草。鼠曲草一般生于田埂、荒地、路旁,尤以稻田最常见。采的茎叶,洗净鲜用或者晒干磨成粉贮存备用。

  清明粿用新摘取的柚子叶洗净、剪裁成圆形作为底,自然美观。

  清明粿制作工艺仍保留着较为传统的方法。在头天晚上取糯米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浸泡,待米粒吸水饱满,用石磨将其研磨,米浆缓缓流入滤袋,多余水分过滤后,将提前捣碎的鼠曲草与其一同搅拌至均匀,米团渐变成草青色方能使用。将米团取出一块,先揉圆,再用大拇指转出一个坑斗,将馅料依次放入,最后收口再揉一下,压扁;底下贴上一张柚子叶。最后上锅用大火转小火慢蒸。

  清明粿芳香怡人。掺了鼠曲草的米团在手里捏揉,清香气隐隐袭来。柚子叶做底,上锅蒸至半分熟时,柚子叶甘甜的气息淡淡溢出。口感清香,滑而不腻。

  在立夏时,我们这有独特的“立夏羹”。用石磨把米磨成细腻的米浆鲜肉,新鲜豌豆、笋、香菇等配料洗净切丁,下锅翻炒至香气四溢,再把磨好的米浆倒入锅中,搅拌到米浆变成粘稠的糊状,十多分钟后,立夏羹就可以出锅了。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这个立夏羹是传说夏天来了,吃了补补身体好干农活的。

  立夏后是端午。俗语说:“三日端午,四日年,一日清明便落田。”景宁的端午有三日,一年之中,一般的节日只有一天,唯独大年和端午有多天,并且特别隆重。五月初三就意味着端午节开始了,早晨就要在大门、房间门、窗门所有的门前挂上菖蒲与艾。挂起了菖蒲、艾,就可安安心心过端午了。

  过端午的第一件事就是包粽子,流传几千年的粽子,在景宁可分两类:一类是粳米做的粽子,包粽时馅入梅菜干和肥肉,吃起来油滋滋、香喷喷的,味道好极了;另一类是糯米包的碱粽。碱粽分有馅的和无馅的,无馅的包起来简单,煮熟后一只粽子看不见米粒,就如一粒米做成的,蘸着白糖,那是又软又甜,有馅的那可就五花八门了,有糖粽、红枣粽、栗子粽、肉粽等等,味道都很好。

  每当暑假的时候,刚好也是青豆成熟的时候,最喜欢去外婆家,因为外婆家有好多好多好吃的,还有个很大的石磨。石磨最大的作用除了磨豆粉拌白糖做糯米麻糍外,主要用来磨豆腐娘。豆腐娘,是畲乡一道特色的菜肴。取名通俗,寓意简单,可理解为“豆腐之娘”。

  将新鲜剥好的黄豆掺和适量的清水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黄豆被磨碎,青绿的豆腐娘从夹缝中缓缓流到磨盘上。磨豆是见功夫的细活,过稠过稀都会影响到豆腐娘的口感。外婆总喜欢在磨豆腐娘的时候和我们讲舅舅们小时候的故事,清新的绿豆香伴随着外婆对我们的慈爱,缓缓流淌。

  到了大学,离开了熟悉的家乡,吃什么都没有滋味。无比怀念我那有着好多好吃的小县城。你无法想象,吃货的胃没有东西吃的空虚。因为没有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所以每天做最多的事不是出门找好吃的,就是在倒计时回家。

  工作后,想起大学时的抱怨,真的还是那时候幸福很多。大学离家至少还有周末,寒暑假。而工作后,身在异乡,再见到的恐怕只有故乡的冬天。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肚子一直在咕咕作响,对家乡的思念也在疯长,内心更是无比惆怅。美食的乡愁是一种病,它抓着你的胃,带走你的心。无论走多远,它都是牵住你脚步的线。无论走多远,这种美食都承载着人对乡情的浓浓寄托。

长按上图,识别







































包食宿文员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