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黄花粑粑

保山新闻网   俗语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布谷鸟声中,应着节气,二十四番花信风吹过,属于清明的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都继递开了。而那些不上榜的闲草杂花,也照例料料峭峭绽开花颜。春风无偏倚,所过之处,万物都受其庇泽。

  位属野菜之流的黄花,也在这时节,借着微风细雨,仿佛一夜苏醒般,来到了人间。于是,田野里、溪坎边、菜地旁、篱笆外,一丛丛,一茬茬,全是黄花的身影了。黄花本不起眼,尺把高的细茎,遍体茸毛,叶翠嫩,花黄色,簇生梢头,偏偏连成一片即成风景。就算遭逢旱年,众花难放,只要春风一来,这花也就细细碎碎,,开得遍野满坝了。

  黄花开的时节,最忙碌的,要数那些豆蔻梢头的小姑娘了。她们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深红浅绿的春衫,手上挎着小竹篮,散落在田头溪坝间采黄花。只看那遍野春光流动,风和丽日下,一簇簇野花,一个个灵动的身影,就知古人以黄花喻芳华少女,是再贴切不过了。当然,此黄花非彼黄花。

  此山野黄花,学名鼠曲草,菊科,又称绒毛草、黄蒿、水菊、清明花、粑粑花、棉花草等,多以其形态而得名。在周作人代表作《故乡的野菜》一文中,对黄花粑粑也有描述,当然,他们那地方是称作黄花麦果,做法也小有出入:“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可见,以黄花为祭,是不问古今,南北皆用的了。

  采黄花是毫不费力的,这细碎的小花,柔如棉絮,尖起拇指食指,只照花头一掐,就是一朵,再一掐,又是一朵,如采茶一般,很快就是满满一篮。

  黄花粑粑做法有两种。一种较为简单,将黄花洗净晾干,与浸泡过的糯米一起蒸熟,放在碓窝中舂细舂匀,趁热捏成扁圆的粑粑,待晾干后,或用火烤了吃,或用油炸了吃。这样的粑粑便于储藏,口感香甜耐嚼。当然,刚舂好那会,是最为诱人的,甜甜的,糯糯的,咬上一口,满嘴是黄花的清香。

  另一种工序较为复杂,也最为悦目味美。在乡间,与黄花同时开放的,还有一种染饭花,野生灌木,花开白色,聚生枝顶,花期时密蒙一片,散发浓郁的香味,因而其又叫密蒙花。染饭花一般不鲜用,也不单独用,通常是头年采来挂在檐前风干,专等做黄花粑粑时用来染饭。

  干染饭花放入滚水中,不多时便熬出清亮的黄汁,待凉了后,将洗好的糯米倒入,浸泡一天,米粒即被染成透黄,然后捞起滤干备用。然后,把黄花舂碎,与磨好的糯米面搅拌后,再次合在一起舂,使细碎的黄花与米面掺和得更加均匀,接着,揉捏成团,放入沙馅。沙陷以苏子和红糖为料,把苏子炒香研磨成粉,与切细的红糖搅拌均匀即可。黄花粑粑包好上蒸后,眼看蒸笼上气,把原先染好备用的黄米,一层一层均匀撒到粑粑上。这样,等蒸透时,一粒粒黄米就粘在粑粑上,成为黄亮饱满的粑粑团,热气蒸腾,清香四溢。

  这样做出的黄花粑粑,又叫粘米团,要是用手去拿,黏黏的米粒便会粘得满手都是。这时一口咬下去,那香甜的馅汁,便顺着嘴角流出来,用舌头轻轻一舔一嚼,黄花的清香、染饭花的清香、糯米的香黏,苏子馅的甜滑,全都融合在一起。一个粑粑吃完,仍然唇齿留香,久久不散。

  黄花粑粑不止清明能吃,到野外闲游散步,遇见遍地黄花时,大可随手采上一把,回家舂细后,米面也行,麦面也行,搅合了摊到油锅一煎,也自成外酥内软、满口溢香的佳肴。

参评老字号名店推荐:

保山市腾冲县腾越路观音塘玉泉园

-

征稿说明:大肋巴、赶马肉、口袋豆腐、棕包米......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香,不如咱们来晒晒?

亲,“百年农民街,保山老味道”传统美食网络评选活动现已启幕,快把你认为最好吃的家乡美食推荐给小编,大家都来“款款”记忆中的保山老味道,就有机会参与抽奖,赢取ipadmini哦~!

文:三草图:杨清宗

编辑:李美兰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发信息、广告请加QQ咨询)

  投稿邮箱:wx

bsxw.cn

  en

  管理员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