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世好文陈淑梅解密浠水乡音留住文

唐代诗人贺知章曾在《回乡偶书》中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句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方言的独特魅力和归属感,这不单单是源自一种语言,更是代表着一个地域鲜明的文化特征。

(浠水哦呵腔研究专家吴世华先生)

当你听到一曲“姐儿门口一棵槐,脚踏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么事,我望槐花几时开,哥啊,不好说是望郎来”的经典民歌,你会倍感亲切。其中透出的浓浓乡音,会撩拨起你浓浓的乡愁。这就是浠水方言的独特魅力。

悠悠的历史

浠水位于湖北东部、河南南部、安徽西南部和江西北部交汇处,古属楚地。年,赵元任、丁声树等合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将湖北省东部地区的17个县和西北角的竹溪、竹山共19个县的方言都划在第二区。作者指出:“这第二区可以算作典型的楚语,——如果要独立一种楚语的名目的话。”所谓“楚语”的“楚”字无疑源于先秦的楚国,可是从先秦楚国的语言到近世北方官话的格局,“楚”字的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演替。

历史上的所谓“楚语”,其核心地域本来位于荆襄一代。这也是湖北历史文化发展的中心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方言中的“楚”味逐渐淡化,终至成为北方方言中的组成部分。到了上世纪60年代,《湖北方言概况(初稿)》仍以“楚语”来命名最能代表“楚色楚香”的一区方言,但此时的“楚语”已不在上述这片地区,它指的是省境东北部以黄冈、浠水为中心的21个点。

浓浓的乡音

“箇好”、“还自”、“下昼儿”、“跍倒”这些都是浠水人常用的口头语。浠水方言从整个系统上看属于官话方言系统,但又与官话方言或其它方言不同:浠水话语音浑厚重浊,声母有24个,韵母有40个,声调有6个,平声和去声各分阴阳,保留入声韵,有一系列以舌尖后圆唇元音韵母。

词汇方面一是带“儿”尾的词语比较多。例如:今朝儿(今天)、搭个嘴儿(聊天)、后生伢儿(小伙子);

二是“箇”字使用频率很高。“箇”在古代表示“这”、“此”的指代义。例如唐代李白《秋浦歌》中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的诗句。其中的“箇长”是“这么长”的意思。浠水方言的“箇”保留此义,读音与“果”相同。“那么多”说成“箇多”、“这么样”说成“箇儿地”;

三是有一批民俗特色极浓的词语。例如“吃晚饭”叫“过夜”,“睡觉”叫“困醒”,“认真”叫“把件事的”。怀孕的妇女常馋嘴称为“害肚子”;因做事外行而闹笑话称为“白鼻子”,假心假意地请人吃饭称为“卖白菜”;

四是保留一批古词语。例如“站着”说“企(与“集”同音)倒”,“蹲着”说“跍倒”,“潜水”说“吃沕子”,“很多”说“赫糊赫”,“丢丑”说“耻人”,表示羡慕和思念说“慊”(与“欠”同音)。例如“麻城的屋,浠水的谷,黄冈中间慊得哭。”“慊”指羡慕;“细伢儿慊她娘”,“慊”表示思念。语法上也有特色。例如“他被狗咬了”说成“他把狗咬了”,“他正在吃饭”说成“他发得吃饭”,“太阳光很刺眼”说成“太阳暀死人得的”。

深深的乡愁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三天不把歌儿唱,三岁伢儿白了头。”“黄鸡公儿尾巴拖,三岁伢儿会唱歌。不要爷娘教得我,自家聪明咬来的歌。”这些民歌及儿歌因方言而活力四射,又因方言而承载着文化乡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水乳交融。

浠水的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元素:首先,传递了地理文化。浠水方言中关于“山”的词语特别多。比如“太阳起山”、“太阳落山”,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山囚子”,人死了抬上山去安葬叫“上山”。这些方言词语反映了浠水的地理文化特征:浠水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大别山南麓,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地形大部分为山区,群山起伏,因此产生了“山”字文化;

其次,传递了饮食文化。浠水有一批关于“粑”的词语:小麦做的粑叫“发粑”,粘米做的粑有“粘米粑”、“花儿粑”,还有雪花粑,糯米做的粑叫“糍粑”,柳粟(高粱)做的粑叫“柳粟粑”,还有一种用软萩(鼠曲草)和糯米做的粑叫“软萩粑”。这些词语反映了浠水的农业文化特征:浠水是黄冈市的农业大县,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因此产生了“粑”文化。

再次,传递了称谓文化。浠水方言中最典型的是“错位”称谓。将用于男性的称谓来称呼女性。例如“大”本是称呼男性的,浠水将祖母和母亲都叫“大”,还有的地方将姑妈叫“爷”。这些词语体现了浠水人“男性本位”的传统观念,女性没有地位,也没有自己的称谓,就依照男性的称谓。

最后,传递了原生态文化。“走进团陂街”、“十想情郎”、“一把芝麻撒上天”、“山歌本是古人留”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浠水民歌,韵味独特,悦耳动听。其押韵字音以方言为基础,用方言演唱,更接近原始和传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它表现了浠水人民的感情与习尚,传递着他们朴实的乡风民情,是巴楚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

方言是文化的镜像,文化是方言的管轨。方言好比镜子或影集,记录了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风貌;文化犹如管道和轨道,对不同民族的语言起着制约的作用。汉语方言是民族的活化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记录和研究方言不仅能传承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还能提高民族的地位。浠水方言在江淮官话中颇具特色,朴拙厚重,古色古香。她不仅记录了浠水原生态的语言面貌,还好比镜子或影集,反映和记录了浠水丰富的地域文化,让人们记住浓浓的乡音,留住深深的乡愁。

(作者系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秀美浠水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2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