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药物趣谈之一

农历子年属于鼠年。老鼠虽然给人们的印象不佳,但以鼠命名的中药却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鼠麯火绒草

出自《云南药用植物名录》,为双子叶棺物药菊科植物鼠麯火绒草的全草。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平,入肺、肝、心经,有消肺止咳、凉肝明目、杀虫消积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苔黄脉数者,肝经风热、上扰清窍、头昏头胀、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小儿虫积、腹痛、角膜云翳、疮疡久不收口、小儿腹泻、蛔虫症、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

鼠妇画眉草

出自《广东药用植物手册》,为禾本科植物鼠妇画眉草的全草。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凉,入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之功,适用于中暑、头昏头痛、口渴心悸、膀胱壅热、气化不利、小便涩滞、尿频、尿痛、肠腑湿热、痢疾、里急后重等。

鼠妇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数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咸、寒,入肝经,有破血利水、解毒止痛之功,适用于久疟疟母、经闭症瘕、小便不通、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等。

鼠舌草

出自《四川峨眉山药植志》,为荨麻科植物鼠舌草的全草。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甘、寒,入胃、肠经,有温中散寒之功,适用于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阴寒内盛、烧烫伤等。

鼠曲草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入肺经,有化痰、止咳、散寒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气喘、感冒风寒、蚕豆病、筋骨疼痛、白带、痈疡等。

鼠李根

出自《食疗本草》,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平,入肺经,有解毒疗疮之功,适用于口疮、痈疽等。

鼠李皮

出自《名医别录》,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微寒,入肺经,有浩热通络之功,适用于风痹、热毒等。

鼠李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果实。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甘、凉,入肝、肾经,有消热利湿、消积杀虫之功,适用于水肿腹胀、症瘕、疥癣、齿痛等。

此外,还有鼠胆、鼠肾、鼠肝、鼠皮、鼠肉、牡鼠粪、老鼠脚迹、老鼠吹萧、老鼠竻、老鼠刺、老鼠耳、老鼠瓜、矩形叶鼠刺等,不一一叙述。

农历丑年属于牛年。牛酣肛勤劳,任劳任怨,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介绍几则以牛命名的中草药,供大家赏玩。

牛筋草,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禾本科蟋蟀卓属植物牛筋草的全草。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平,有沼热解毒、祛风利湿、散淤止血之功,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紫金牛,为常绿矮小灌木。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平,入肝、肺、肾经,有活血止血、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黄疸型肝炎、筋骨疼痛、白带、睾丸肿胀、小儿脱肛等。

青牛胆,又名金牛胆、金果榄,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常绿缠绕藤本。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毒蛇咬伤、痈肿疗疖、菌痢、急性扁桃体炎、感冒等。

九牛子,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彭科植物酸模的根。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寒,入肺、脾、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杀虫止痛之功,适用于热痢、淋病、小便不通、吐血、疥癣等。

牛蒡子,出自《本草纲目》,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苦、寒,入肺、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解毒透疹、止痛消肿之功,适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热毒疮肿、痄腮肿痛,以及麻疹初起、疹发不畅,或风疹瘙痒等。

牛尾菜,出自《江西草药》,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茎。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平,入肺、肾经,有补气活血、舒筋通络之功,适用于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骨结核、白带等。

牛尾泡,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黄泡子的叶和根。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酸、涩、平,入肝经,有收敛、止血、解毒之功,适用于吐血、痔疮出血、湿热疮毒等。

牛角鳃,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温,入肝、肾、胃经,有化淤止血、燥湿止泻之功,适用于便血、衄血、妇女崩漏、带下、赤白痢疾、泄泻、蜂螯伤等。

牛黄,又名西黄、犀黄、丑宝,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牛科动物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中的结石),称天然牛黄。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甘、寒,入心、肝经,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之功。适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此外,还有牛嗓管树根、牛耳枫枝叶、牛耳大黄叶、牛膝茎叶、牛嗓管树、牛羊草结、牛耳枫根、牛乳、牛鼻、牛蹄甲、牛鞭、牛肾等。

农历寅年属于虎年。虎虎生风,虎势眈眈,总之,虎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良好的印象。现介绍几则以虎命名的中草药,供大家赏玩。

虎刺

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首草科有刺小灌木。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有脾、肝经,有祛风利湿、散淤消肿之功,适用于急慢性肝炎、钩虫病、胆囊炎、风湿骨痛、腰痛、龋齿疼痛等。

虎骨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猫科动物虎的干燥骨骼,以头骨、四肢竹入药为佳,雄虎的前胫竹更佳。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肾经,有追风定痛、强筋健骨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等。

虎魄

又名骁珀、血珀。《本草纲目》言“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为古代枫树、松树等的树脂埋藏于地层中,经多年而形成的化石。

中医认为,虎魄性味甘、平,入心、肝、肾经,有镇惊安神、利尿通淋、活血化淤之功,适用于惊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癫痫、小便癃闭、血淋、热淋、沙淋及妇女血淤血滞、经闭、痛经等。

虎杖

又名虎杖根,出自《日华子本草》,为蓼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根及茎,叶亦入药。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归肝、胆、肺经,有活血定痛、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湿热黄疸、热淋带下、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肺热咳嗽、热结便秘等。

虎耳草

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级》,为虎耳华科多年生常绿小草本。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肺痈、湿疹、冻疮、中耳炎、百日咳等。

虎姆根

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蔷薇科悬钩子属茅姆。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涩、薇辛、甘,入肝、脾经,有祛风散结、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蛙牙作痛、喉痛、痰结、四肢酸痛、腰痛、糖尿病、手足扭伤、皮肤湿疹、风疹、瘙痒、汤火烫伤等。

虎掌藤

出自《中国植物志》,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虎掌藤的根。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入大肠经、有泻下通便之功,适用于肠道积滞、大便秘结等。

虎掌草

出自《滇南本草》,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草玉梅的根或全草。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辛、平,有毒,入肺、胃、肝经,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之功,适用于乳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虎皮楠

出自《中国植物志》,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虎皮楠的根叶。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涩、凉,入心、肝、肾经,有消热解毒、活血散淤之功,适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血淤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此外,还有虎鞭、虎肾、虎石头、艾虎、壁虎等。

素材/郝嘉平来源/网络小编/橙子

将您的阅读需求传递给我们吧,来投票一下吧~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昆明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2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