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味

清明要干什么,除扫墓之外,还要荡秋千,放风筝,吃青团,看花,吃螺蛳。螺蛳是螺蛳,田螺是田螺,不一样的。看花,可看紫云英,阿拉伯婆婆纳。周作人写越地风俗,清明上坟的船头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来,很有画面感。杜鹃在浙西山区,是要抬头看的,漫山遍野里,杜鹃花漫不经心地开着,又红得招摇。看花,还可看梨花。于青黛的屋角,伸出一株梨树,那一树梨花白,顿时明亮了整个村庄。在我看来,梨花是远比樱花要好看,梨花,怎么说呢,美得厚重一些,沉稳一些。堂前看梨花,灶下起炊烟,梨花白,那是俗世的美。

梨花

还可以想念梨子的味道。

青团,好像清明时节各地的人都要做起来吃。车前子写苏州的风物,说到青团,颜色青碧,是用麦汁和面制成,豆沙脂油馅。这是苏州人的吃法。周作人写故乡的食物与野菜,说到黄花麦粿,应该也是青团,用的却是鼠曲草来和面。

我到台湾,在九份老街上吃到阿兰草仔粿。草仔粿是闽南话的叫法,我打听过,它也是掺入鼠曲草,遂有青草之色。这种鼠曲草身上有白色的细绒毛,浙西老家泥地里,屋前屋后都有,只是我没有吃过。

记忆中的青团,是用艾叶制成。形状大多像大型的饺子,褶子如花边。我捏不出来。包的菜馅多是用新出的竹笋、肉丁、雪菜、冬菜等炒熟了,包好时热乎乎的直接可食,辣得很,我吃得头上直冒汗。

草仔粿

清明粿也就是青团,放冷了也好吃。吃冷食的日子,是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一日,或二日。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现在,寒食已经没有节了,与清明混在一处。但是古诗句里仍常有。苏轼当年被贬黄州,过了第三个寒食节,写了《寒食帖》,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明吃螺蛳,也是我们常有。汪曾祺老家江苏高邮,他说他们老家清明也吃螺蛳,谓可以明目。有趣的是,“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拉喀拉地响。夏天‘检漏’,瓦匠总要扫下好些螺蛳壳。”

我们吃螺蛳,不把螺蛳弄到屋顶瓦背上。许多人只在屋角倒着。但是那满地的螺蛳壳,久也不烂,我见到也不免觉得有些落寞,恍忽有沧海桑田之感呀。

青团

只好拿只板凳坐了。抬头,还是看梨花。

这个时候,若想起年轻时发过的愿,赌下的咒,喜欢过的人,也就风清气朗。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本文刊发于年4月6日北京日报广场版

(图片来自网络)

古都热风老广场









































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1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