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抹什么药 http://m.39.net/pf/a_6162073.html
清
明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习俗
01祭祖英烈
扫墓祭祖英烈,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英烈要祭祀祖先和英雄烈士,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先辈烈士的缅怀,是礼敬祖先、礼敬英雄、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02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各地习俗
01
福建的习俗就像福州吃“清明稞”,客家人吃的是“清明叛”或“清明桃”,泰宁人吃“暖菇包子”。民俗研究者陈友荣说,虽然各地吃的东西形状不同、佐料不一,但里面都放了让食物变绿的草药——鼠曲草、苎叶和艾叶。
02
安徽不同地区清明节的习俗也不一样,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鬼;合肥家家户户则习惯在门头上方悬柳枝、往坟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乡踏青游春。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03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清明上河图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完
盼望着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