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白殿风 http://www.yqyywdj.com/
年底上海肝炎大流行,温州也不例外,出现了众多肝炎患者。当时我正医院工作,医院于88年月立刻组建了肝炎病区,由我负责病区工作,并答应我在结束肝炎病区后,改为中医病区。最后肝炎病区结束后,医院领导没有兑现承诺,把肝炎病区直接撤掉了,没有建立中医病房(等到94年才建立了中医病房)。不过这次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是在这次在治疗肝炎爆发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温州当地草药治疗肝炎的单方和验方,看到了温州草茶在防治肝病中的重大作用。
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经内踝前,沿胫骨内缘上膝,行于大腿内侧中线,入腹部,环绕阴器,至小腹,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再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并沿喉咙的后面上行,联接目系,上额,到巅顶。
肝主疏泄、肝藏血,肝脏调畅全身气机,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又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器官,从亦被称为重要的“生命器官”。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和腺体,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枢纽,还有解毒和调节水液与激素平衡的作用。肝主疏泄与藏血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平衡的。如果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可致各种瘀血之病理变化;如果升泄太过,影响藏血功能,则可导致各种出血之症。
肝为刚脏,属春木而主风,性喜升发,故肝病多见阴血亏虚于下,阳热亢盛于上的证候,肝病实证,多由情志抑郁,引起肝气失于疏泄;或肝气有余,郁结不舒,化热化火上冲;或外感火热之邪;或辛香肥甘酒毒郁热,可致肝胆气火上逆等。实证久延,易于耗伤肝阴,形成本虚标实,肝病虚证,多因肾阴不足,精不化血,以致肝血亏虚,肝阴不足,虚阳上扰,其病机与肾阴亏乏有密切关系。
肝位于右胁,其经脉布胁肋,过少腹,肝脏疏泄不利,气机郁结,则肝的经脉所过之处胀闷作痛,所以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是肝病最常见的基本症状。
1,肝失疏泄症状肝脏不能正常调畅气机,可出现两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气机郁结,见胸胁、乳房、少腹等肝经所过的局部胀满闷痛,走窜不定,气滞可致血瘀,则胁肋刺痛,固定不移,甚则积聚成辙块,二是肝气升发太过,肝气上逆,见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血随气逆,则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出血症,甚则可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2,情志症状肝失疏泄可致情志异常、其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症见心情抑郁不乐,多愁善感、忧思多虑,暖气太息,沉默寡言,甚则时欲悲伤啼哭;疏泄太过,气火太盛,则表现为亢奋,症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情志的改变往往与外界的精神刺激如大怒、过度抑郁等关系密切
3.月经症状肝失疏泄,肝不藏血,均可致冲任失调,气血失和,表现于月经失调的症状,如经行不畅,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痛经闭经,或见月经过多,甚则崩漏,并可致不孕。
4,筋证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见筋脉拘挛,肢体麻木,屈伸困难,甚则手足震颤、蠕动、抽搐;并可见爪甲不荣,干枯薄软,色夭不泽,甚则变形脆裂。
5,目证肝病虚实均可见目证: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目昏花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火,则目赤肿痛,瘙痒多膨;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等。
温州草药:玉叶金花
温州民间草茶对于肝大大保护的配方非常丰富,可供参考。
如疏解肝郁:枳实、枳壳、青皮、梅花,清肝泻火:夏枯草、水羚羊、马蹄金、野菊花,利胆化湿:海金沙、车前草、平肝潜阳:夏枯草、钩藤、补肝养血:枸杞子、白芍。
肝风眩晕:钩藤、威灵仙、野菊花
肝风头痛:野菊花、夏枯草,黄皮藤(藤葡番)
黄疸:夏枯草、枝根。
急性传染性肝炎:乌蕨,或配板蓝根、马蹄金、苹或黄毛耳草、山栀根,水煎服。清明草儿(荠菜)、棉菜(鲜春鼠曲草);虎杖根,鸡眼草;鲜翠云草、马蹄金、;海金沙藤、车前草、夏枯草,酢浆草、茵陈
胆囊炎、胆石症:虎杖、过路黄,温郁金;积雪草、马蹄金等。
要了解更多用有关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