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需要吃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清明,一个气候清爽、景物明朗、万物洁净而清明的时节。
提到清明,大部分人一般会联想到扫墓祭祖,事实上,清明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它既有祭扫的凄清忧伤,又有游玩的欢声笑语。在这个小长假里,就有许多人选择外出踏青,尽享明媚的春风与和煦的日光。
谈到清明节的饮食风俗,大部分江浙一带的同学都会联想到一种独特的吃食——青团。青团,又称清明团子、棉菜饼、盖叶、清明饼等等,其实就是用棉菜与糯米粉糅合后,添加各种馅儿,最后在底部贴上一张叶子蒸成的饼。
多数北方地区或许没有吃青团的习俗,这是因为青团的重要食材——棉菜,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其次,南方气候较湿热,蚊虫多,吃青团有祛风辟邪的作用。
棉菜,或绵菜,它的学名叫鼠曲草。不过小娜还是喜欢它的俗名,因为听起来有一种“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幽意。在小娜的家乡温州,棉菜用温州话叫micei,或许久而久之,棉菜就成了它的俗名。
清明节前后,是棉菜萌生最旺盛的季节。棉菜大多分布在山脚、田野、小溪边。其叶形如菊叶,一身翠绿,叶片边缘还有可爱的白色绒毛,长大后会开出淡黄色的小花。
采摘来棉菜后,传统做法是洗净后把它放到石捣臼中捣碎,接着加入糯米粉和水,搅拌匀后重新开捣,等粉团与棉菜融为一体,通体变绿后就可以加馅儿包了。
一般常见的馅儿是鲜嫩的竹笋、三层肉、萝卜干丝切丁,放入虾皮、葱花、盐、少许酱油,搅拌好备用最后在底部垫上柚子叶,蒸出来的青团就可以同时带有棉菜与叶片的淡淡清香了。
小时候包青团的时候,小娜就特别开心,经常帮妈妈外婆包出一些奇形怪状的小青团,比如飞碟型、动物型、房子型,结果最后蒸出来之后到处破洞,馅儿漏的到处都是。
蒸熟后的清明饼外表油绿如玉,口感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可惜因为是糯米做的,所以不能吃太多。
现在想想,小娜怀念的不仅是它的美味,还有和家人一起,摘棉菜、捣青团,蒸熟品尝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回忆。
小娜还想聊聊清明节。明代的养生专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遇寒食,菜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作糕,是词遗意。”可见,青团之俗来源于寒食节。
山西绵山
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为表哀悼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随着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被作为国俗定了下来。由于寒食节是冬至后的日,持续三天,此后便是清明节,因此士人和平民便逐渐将“寒食节扫墓”延至清明。直到今天,两者常被混为一谈,于是“清明祭祀”就逐渐取代了“寒食墓祭”,称为习俗。
此外,清明节还吸收了另一个传统节日——上巳节的部分习俗。每年的三月初三,祓禊(沐浴)祈福、曲水流觞、踏青游春、男女相会……千年的历史积淀里,古老的上巳节流经了周公的洛水流觞,流经了王羲之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流经了大唐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浪漫诗情。
《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写的就是上巳节出游的盛况。可惜的是今天看不到这样浪漫的盛景了,(多好的认识妹子/汉子的机会啊!小娜捶胸顿足)今天的清明或许只保留了里面的踏青出游等习俗了。
文案、排版
凛冬将至sky
图片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