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随着春天的到来,路边的小草也纷纷开始争相生长,但是你能准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叫不上来没关系,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一一介绍它们的芳名。
1.鼠曲草
鼠曲草,也叫清明草,别名: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等。多数在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特别是稻田边。
2.酢[zuò]浆草
酢浆草,又叫三叶酸、酸浆草、酸咪咪。按花色可分为黄花酢浆草和红/紫花酢浆草。它们大多在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夏季,会进入短暂的休眠。
3.艾草
艾草,也叫艾蒿。常用于针灸术的“灸”。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等功效。但艾草含挥发油成分对神经会有抑制,不宜长期使用。
4.龙葵
龙葵,茄科,茄属。这是一种生命力非常强的植物。在田边、荒地以及村庄附近都可以找到。可作药用,有小毒。
5.猪殃殃
猪殃殃,又名锯锯草,活血草。据说猪吃了就会病,因此取名猪殃殃。猪殃殃的嫩苗可以用来做菜;全草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等。它是常见的田间攀援植物,会和农作物如小麦、油菜等争阳光、空间,影响它们的生长、收割。
6.益母草
益母草,常见的中草药。性味辛苦凉,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按花的颜色分白花益母草和紫花益母草,一般夏季开花。山野荒地里、田埂边、草地上,都有它们的身影。
7.车前草
车前草,车前子中药。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大多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湿润、肥沃的地方。带花茎高达50厘米,有须根。
8.铁芒萁
别称:芒萁骨、芒萁、小里白;属于蕨类植物。很容易晒干,燃烧起来火势非常旺盛。它们大多生长在低至中海拔山地的路边开阔处、丘陵坡或松树林下。
9.田野水苏
田野水苏,常见杂草。一年生植物,高30—50厘米,花期一年四季。
10.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大多在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生长。
11.崩大碗
崩大碗,别名:积雪草、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灯盏草、铜钱草。在不同的地方还叫:老帮根(广东清远)、老根梗(广东开平五邑),钱凿口(广东梅州)、老耳(广东东莞)。多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性偏寒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大多长在阴湿的草地或水沟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