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介绍另外一种海陆丰清明时节的特色食品——”鼠壳龟”粿。
(这就是“鼠壳龟”粿)
又是鼠又是龟,什么鬼!我知道你们对这个名字感到十分好奇,那就保持你们的好奇心,我们继续看下去。
这种食品的叫法和做法每个地方都不同,富有地方特色。在海陆丰“鼠壳龟”粿有的称为“鼠角龟”、“老鼠粿”、“艾绒粄”(也称“黄花梦粄”)等。
在闽南地区,每年清明前夕,人们喜欢到郊野采集大量鼠曲草制作鼠曲粿,称“鼠曲粿”,又称“清明粿”、“糍壳粿”等。
清明期间,海陆丰很多地方如可塘、赤坑、陶河等地,都要做“鼠壳龟”粿,用于祭拜祖公或作为节日的特色食品馈赠亲友。
鼠壳龟的做法是用糯米粉按6%左右的比例加入加工好的“鼠壳棉”,用力揉捏,形成粿粉团。
捻一小块一小块用手搓成小圆球状,用粿碾放在手掌轻柔,做成一个个直径三四厘米,薄如小圆饼的粿坯。
然后放进适量的“油麻地豆烀”、白糖或红糖、“瓜冬”肥猪肉丁等馅料,再用手沿边捏紧,然后将捏紧的边沿扭转至中间按压成型。
在每个生的“鼠壳龟”粿底部垫上一片一片的“金公藤”叶、粽叶、芒果叶等,成批放在蒸盘中入锅炊熟。
有的粿品背部隆起,形似小鼠,有的形似小龟,有的是圆形的,不少在龟背上印上吉祥花草图案,像艺术品。
“鼠壳龟”粿的主要原料为“鼠壳棉”,学名“鼠曲草”的植物加工而成的。我国大部分都有分布,春季采摘嫩茎叶,洗净现用或晒干用,能化痰止咳、祛风湿,其实用鼠曲草为原料做成的应节食品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地区就形成了习俗。
(鼠曲草)
为何要在鼠曲粿印上龟形痕?这其实与闽、粤、台地区的龟崇拜有关。因龟的寿命长,又是古代“四灵”之一,因此上述地区的百姓多把龟当做神物来崇拜。无怪乎在这些超自然的信仰场合,他们都喜欢用“龟粿”作为供品向神明敬奉。
富有特色的“鼠壳龟”粿的粿坯因为加入含有植物纤维的“鼠壳棉”而富有弹性,同时又带有鼠曲草独特的香味。
一小口咬下,满嘴是香甜的半流质馅料,慢慢咀嚼,回味无穷,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应节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