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19/5774579.html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安医大二附院李娅荣
患者老年女性,2月前发现右乳包块鸡蛋大小,无压痛等不适,当时未予重视,后患者自觉包块不断增大,遂来我院就诊。
超声提示
右乳偏低回声灶
(BI-RADS:
4c类)
右侧腋窝淋巴结形态异常
下滑查看
病理结果: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乳腺淋巴瘤较少见,约占结外淋巴瘤的2%,在所有乳腺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为<1%,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病
因
1、病毒学说EB;
2、电离辐射损伤;
3、免疫抑制与缺陷;
4、遗传因素。
发病机制
乳腺原发淋巴瘤是一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肿瘤;
目前关于PBL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假说;
组织淋巴细胞亲和性机制:组织淋巴细胞亲和性认为PBL的发生与淋巴细胞对乳腺组织的高度亲和性相关;
雌激素水平机制:认为PBL患者大多为女性,证实其与雌激素水平增高相关。
临
床
表
现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可发生任何年龄,且多见于绝经前女性,临床表现与乳腺癌不能区分,常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迅速,少数患者呈弥漫性浸润使乳腺变硬,局部皮肤受累,伴炎性改变,与炎性乳腺癌相似。
检查
方法
1、超声:首选乳腺肿块筛查手段;
2、X线;
3、磁共振;
4、CT:不是乳腺疾病的诊断的常规方法,其作用主要是观察病变的侵犯范围;
5、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
超声表现
以低回声为主或者高低混合性回声肿块,边界清晰或者不清晰,局部可见高回声晕,无后方回声衰减,常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芯针穿刺活检价值较高;
乳腺淋巴瘤以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性分布包绕和浸润乳腺导管和小叶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诊断要点
病理(细胞学)证实乳腺肿块为恶性淋巴瘤浸润,无恶性乳腺上皮细胞的证据;
既往无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乳腺为淋巴瘤的首发或者主要受累部位,排除复发可能;
同时或者随后可累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胸腹盆超声检查及CT检查正常,骨髓穿刺结果正常。
鉴别诊断
乳腺淋巴瘤以中青年多见,症状和病变不平行,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生长迅速,肿块质中有弹性,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乳头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肿物内部可见点状强回声斑,部分内可见砂砾样细小钙化,肿块后方常有衰减或者声影;
乳腺炎:红肿热痛临床表现,主要与致密浸润性淋巴瘤相鉴别,超声表现后者为大片状低回声区伴皮肤增厚。
在病理组织学上乳腺淋巴瘤以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性分布、包绕、和浸润乳腺导管和小叶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但其诊断还应与乳腺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假淋巴瘤)、硬化性淋巴细胞小叶炎、浸润性小叶癌、以及髓样癌相鉴别。这些肿瘤与乳腺淋巴瘤在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需要合理利用免疫组化为其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治疗》
对于源于乳腺淋巴瘤还没统一的治疗方案。许多研究报道其治疗与具有相同组织学类型全身淋巴瘤相似。最早采用单纯手术方式,后来放疗作为一种新手段与手术联合进行。20世纪70年代后,不采用根治性等这些致残性手术,而以切除活检,辅助放疗和化疗取代。扩大性局部病灶切除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些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非常敏感。
预后
有报告说,影响原发性乳腺淋巴瘤预后的主要为病理类型,其中中心母细胞型预后最差,其他肿瘤大小、双侧乳腺受侵、腋窝淋巴瘤受侵对预后影响不大。
完
安医大二附院超声诊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