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63岁
主诉外院体检发现乳腺内钙化来我院进一步诊治。
现病史该患乳腺无疼痛、皮肤无水肿、腋下无肿块、无乳晕或乳头糜烂。个人史:月经初潮年龄14岁。已绝经。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E.00pg/ml(正常值:0-);FSH16.38mIU/ml(正常值>40)。
超声无
CT/MR扫描MRI检查设备为GEsigna1.5TEXCITEHD超导磁共振,8通道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下垂。先行双侧乳腺矢状位T2WI(加脂肪抑制)平扫FSEFST2WI:TR/TE=/85ms,层厚4mm、层间距1.0mm、矩阵×、NEX=4、FOV=20cm×20cm。后行横轴位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DCEDTPA0.1mmol/kg以2.0ml/s静脉团注前扫描1次,静脉团注后开始连续无间隔扫描8次,TR6.1ms、TE2.9ms、TI13ms、FOV=36cm×36cm,扫描块厚度52层,矩阵×,NEX0.8。DWI序列,b值0,。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医看
答案解读:C
问题二问题2,关于该肿块的BI-RADS分类,下列哪类较合适?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答案解读:C
尽管该肿块较小,但仍有形态不规则等恶性征象,故应该将其归为4类,需要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右乳)导管原位癌(中-高级别)ER80%(+);PR50%(+);C-erbB-2导管内(1+);Ki%(+);SMA大部(+)少数细胞(-)P63局部不连续(+)CK5/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本病例的特点为体检检出簇状钙化的老年女性。X线上为簇状分布的模糊无定型钙化,超声检查示不规则肿块,边缘不清,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MR表现为强化不均匀不规则形肿块,具有此征象的病变可以是导管原位癌,也可以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不典型增生。但是,由于病变呈于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入型,倾向导管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二者的鉴别诊断依赖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例鉴别诊断上需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性的病变,细胞相当于低级别的导管原位癌。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在X线上主要特征是钙化、非对称型致密影、局部结构扭曲、结节或肿块。微钙化伴或不伴肿块是不典型增生最常见的X线表现,部分病灶内可见杆状钙化,与恶性病变鉴别困难。
(2)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晰肿块,少数表现为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界被遮蔽,可伴有钙化,偶伴簇状钙化。
病例供稿:医院何翠菊
专家点评该病例的难点在于与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不典型增生的鉴别诊断。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晰肿块,少数表现为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界被遮蔽,可伴有钙化,偶伴簇状钙化,该病例为X线表现为内部伴簇状钙化的边缘清晰肿块,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多可见扩张的导管,增强MR检查时动态增强曲线多成平台型及流出型,原因是乳头状瘤丰富的纤维血管间质。该病例的进一步超声检查肿块周围未看到扩张的导管,MR增强检查显示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入型,倾向于导管原位癌的诊断。
不典型增生的个别病例X线表现与导管原位癌鉴别诊断困难。病理上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的鉴别有时困难。所以诊断依赖病理。
点评专家:医院罗娅红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