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国际妇女节。难得的是,在全民参与战“疫”45天之后,在人人都有些许疲惫之余,还有人会记得这个公认属于妇女们的节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确,时间就是个急性子。事实上我们所忽视和淡忘的一切,也从不曾有过丝毫却步。当我们真正学会和时间做朋友的时候,我们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慢慢明白生活的意义。
所以一定是因为我们都不愿意总是活成“求生”的模样,才会有了人与人在攻克时艰之时的一句简单问候吧。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好美的画面,好暖的春天,我们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今天,爱美爱生活的她,她,和她,都还好吗?
每一位负重前行的她,感谢你们挺身而出,“巾帼”二字不足以表达赞美,如果可以,解放一会儿吧,只为你们自己。
每一位经历苦难的她,祝愿你们早日康复,归来做个快乐的家庭“煮”妇,还能顺便“王炸”朋友圈的那种,对吧?
三八妇女节,本是庆祝妇女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远的且不谈,近日譬如屠呦呦,陈薇之辈,一位让广大网友直呼“庆祝”院士落选,不惜拿院士评选制度开涮,一位让众人扒出过硬背景,对引领抗击病毒战拭目以待,她们,头顶半边天,是妇女朋友的骄傲。
居家数日,妇女节,索性就被我看作是家庭主妇的专属节日了,所思所想,皆是平淡即幸福。
大雨尚未来临的清晨,一扇半开的窗,一束洒落窗台的阳光,一杯温度刚刚好的白开水,一张睁开双眼冲人笑的小脸儿……侧看窗外景致,聆听鸟语人声,打理好“小人儿”,简单把房间收拾一番,还算幸福的一天开始了。
从正吉优品的香梨和沃柑,到翔翔优选的酸奶、巧克力饼干和调味品,再到信华生鲜的各类鱼肉果蔬......当一个家庭主妇充分发挥她的网购天赋,一家几口人的居家隔离生活也能维持得有模有样,比如早餐,粽粽奶奶牌的浓香热干面就上了桌,而粽粽的辅食也能添上一块新鲜的鳊鱼肉。
我很喜欢看朋友圈里各式各样的“美食记”,配上优美的文字,总能勾起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有如此强大的祖国,有如此团结的民族,胜利的号角就要吹响了吧!
经历了中午的闷热,春雷响起,此刻已是浠沥沥下着雨,都说春雨贵如油,家乡的他们,也一定很开心吧。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前后是百花的生日,“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一首诗《咏花朝》尽现了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的盛况,大地回春,百花盛开,姑娘们结伴到郊外踏青,勤快的人采摘野菜,品尝时鲜。
疫情战争尚未结束,我们自然不能任性出门,借着节日的名义,且让我思念一番家乡的时鲜---软芡粑。
家乡话中,“芡”字之意就是“想念、记挂”,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要特意来思念它的原因吧。
小时候吃过的野菜有很多,而这个时节,最是用软芡做粑让人馋。
软芡,用家乡方言听起来也像是“软萩”或是“软雀儿”,学名鼠麴草(鼠曲草),又名清明菜。每年春季,3月至4月间,软芡,野生于田岸、地头,一般以草子(紫云英)田的田岸较多。
来看看,你会辨别它吗?
从惊蛰至清明间的软芡,长到恰到好处,这时的软芡茎嫩叶滑、清翠欲滴,清香袭人。而清明之后,软芡就会开花,开花后的软芡茎叶就变老了,也就不那么好吃了。
据《本草纲目》记载,软芡叶具有良好的化痰、止咳、降血压和去风湿之功效。
软芡粑,则是纯手工制作的家乡风味,软芡粑是用软芡和糯米粉或者粘米粉做成的。
扯软芡、洗软芡、揉面团,到最后成形,每一步都是气力活儿。
软芡叶撵碎和面团包粑家乡做粑,好做咸鲜馅儿料,小葱、蒜瓣、豆腐、干菜、辣椒、腊肉丁儿,做馅儿用的腊肉需带点儿肥肉,用小火煎出油,闻香定让人垂涎三尺.......
做好成形的软芡粑是这样的,小火慢煎,至两面微黄......香气四溢的软芡粑就出炉了。
因为时节差不多、颜色也都呈现绿色,很多人以为青团也是用软芡做成的,其实青团的主角是艾叶。当然,此刻对美食没有底线的家庭主妇,如果能来上一口青团也是好的。
这是青团。
这是软芡粑。
你的家乡有它吗?
END
祝妇女们
节日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