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外婆喊你回罗田吃软萩粑了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粉丝们晚上好,由罗田人民广播电台和罗田全媒体联手打造的《悦读》栏目升级版终于与大家见面了。阳春三月,万物生长,在湖北罗田,正是吃软萩粑的季节。今天,我们为你分享废斯人的散文《软萩粑:传承的味道》。

罗田人民广播电台

主播栗铮

(点击收听节目)

花朝节前后,一股暖流带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缓缓向大别山区推进,从高山密林到老街巷弄,从乡间垄上到庭院公园,不经意间,光秃秃的枝头上多出了几粒俊俏的花骨朵儿,黄土枯草里冒出了点点绿芽,在连日雨水的滋润下,只消一个寻常的夜晚,一树树花枝突放,一处处叶蔓疯长,小城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景象,一扫残冬的肃然。只不过天气乍暖还寒,在加衣服、减衣服之间,我一不小心感冒了,躺在床上就不愿起来。

忽然,母亲冲进房间,欣喜地对我说,春天来了。

我哦了一声,又蒙头睡觉。

母亲见状,赶忙说,你看女人们都成群结队在田间地头挖软萩。

我才惊讶地说,软萩已经长起来了,那过几天,外婆定会送软萩粑来。

罗田有个习俗,每年花朝节,娘家会做好软萩粑,送到出嫁的女儿家,寓意着美好的新春祝福。外婆更是每年过了元宵节,就开始留意田野里软萩的长势,等到软萩长高了、长肥了,她会抢在别人之前,采摘最鲜嫩的软萩草,烙好各种口味的软萩粑,送到三个女儿家。

无论什么时节,外婆的手艺总会带给我惊喜,普通的糯米粉、粳米粉、芝麻糖,到她的手里就变成了鸭蛋酥、甜蛋丝、汤圆等地道的乡村小吃,甜甜糯糯的味道深深地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并延续至今,所以一提起软萩粑就想起了外婆。

母亲说,外婆今年不做软萩粑了!

外婆年近七十,性格恬静,身体硬朗,自己种了一园子蔬菜。趁着春天“出菜”的季节,每天要挑两担新鲜的蔬果到市集上卖。家里并不缺少这份微薄的收入,儿女们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极力反对。母亲劝说外婆,在半亩三分田中操劳了一辈子,孙子都长大了,该享享清福。

外婆不卖菜了,反而更失落。她望着一园子花花绿绿的蔬菜,都是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开始发芽、抽苗、长大、开花,再到成熟,整天地侍弄它们,才觉得日子并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许多盼头。一季季的辛劳换成一摞摞零钱,不管多少,她觉得辛苦没有白费,人生也更有价值。外婆说,一辈做的事,哪能说不做就不做。儿女们知道拗不过她,只得一遍遍嘱咐她,身体一旦不适,决不许再碰菜篮子。

右一为外婆参加《走遍罗田》栏目录制

经春雨打理过得的菜薹、青菜、生菜、莴苣叶等时令蔬菜,在市场上都能卖个好价钱。而这个季节,除了一畦畦青嫩的蔬菜,田间地头冒出的毫不起眼的野菜,由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成为城中主妇餐桌上的新宠,苦菜、芥菜、蕨菜、香椿、水芹菜等常见野菜的价格更是直线走高,村里人都忙着采摘野菜,卖野菜。外婆却难得闲了下来。她一边听着几位村妇惊喜地谈论着今天的菜价行情,一边哄着小孙子。

舅舅家生了二胎,直接让倔强的外婆从田地里“解放”了出来,整天围着小孙子团团转,忙得找不着北,自然没有心思管理菜园子,更没有心力去掐软萩草,做软萩粑。

母亲站在门口思索了一阵,自言自语地说,今年的软萩粑由她来做。

说做就做,寻着一个好天气,母亲清早就起了床,手忙脚乱地做好了简单的早饭留给我,叫上几个好姐妹,提着竹篮就跑了出去。等下午回来的时候,她带回了满满一袋子战利品,兴奋地跟我讲着哪儿的软萩草最肥嫩,哪家的女人特别会掐软萩,哪家亲戚做的软萩粑特好吃。她眼里除了软萩草,怕就只剩下软萩粑了。我扫了一眼她的手指,整个指甲都变成乌黑色的,她还一脸的嘚瑟劲。

新鲜的软萩采摘后,用清水淘洗干净,沥干后碾磨成糊状;同时还要准备糯米粉、粳米粉以及馅。馅是软萩粑成功的关键之一,传统的有芝麻糖馅、腊肉豆干馅,新口味还有虾仁馅、酱肉馅、香菇瘦肉馅。我家有喜欢吃甜的,有喜欢吃咸的,有不习惯吃姜蒜的,也有不习惯吃肥肉的,众口难调,母亲就将各种馅料都备足,满足每个人的口味。

上手做软萩粑的时候,母亲却犹豫了,虽说她从小看着外婆做软萩粑,对每一道工序烂熟于心,真正动手做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首先将糯米粉、粳米粉以7:3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碾磨好的软萩草糊,便开始和面,待到粉的湿度刚刚合适,就可以包馅烙粑了。这每一步都是细致活、技术活,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影响到软萩粑的“卖相”,更影响到软萩粑的口感。母亲生疏的地方,还要电话连线外婆,寻求场外支援。

“和粉要倒开水”、“火不能大,要压着点”、“馅要足才好看”,说着说着,外婆觉得母亲笨手笨脚,恨不得自己围上罩衣,亲自动手烙粑。

包好馅料后,在农村,以干松针细火烧锅,待锅热后,割一块过年的肥腊肉置于锅中煎油,这样会让烙出的软萩粑色泽鲜绿、口感爽滑。在家里,母亲只能用电饼铛了,简单省事,却老觉得少了一些什么。问外婆,外婆若有所思地说,洋火当然少了柴火味。

不一会儿,一锅鲜香软糯的软萩粑便做好了,粑的形状虽然大大小小的,但是颜色黄绿相映,让人一看就有食欲。我刚咬下一大口,热滚滚的芝麻糖像水一样往外流,我仰起头来,芝麻糖更加“放肆”了,流得我满脸都是。一旁的母亲急着问我,味道怎么样?

我吧唧着嘴说,和外婆的手艺挺像的,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

听我这么说,她乐得像个孩子似的,又问一遍,真的像吗?

我说,穿上外婆那件老旧的罩衣就更像了。

母亲笑嘻嘻地指着手机,说她刚才百度了一下,软萩草,学名叫鼠曲草,有止咳平喘的功效,你不是感冒了,要多吃软萩粑。

没等她说完,我又从盘子里分出了两个,把自己的这份先拿好。

母亲一边拿袋子装软萩粑,一边嘱咐我,明天送几个给外婆尝一尝,看是不是跟她做的是一个味。

我说,多装几个,还要让大姨、小姨、舅舅他们鉴定一下,结果才权威。

母亲骤然不安起来,还说料想你外婆肯定先给她孙子吃,她孙子觉得好吃,这才算及格。我毫不迟疑地跟着点了点头。

在罗田,软萩粑,一个文艺的名字,一口温馨的味道,不仅仅是祖先智慧的凝聚,更是世代传承的味道。我们现在所品尝的软萩粑,是不是千百年前软萩草与糯米粉首度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的味道,已经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母亲和我记忆中的味道,也将会是后辈们记忆中的味道。

摄影:三月

罗田全媒体新闻、纪实、文艺各个子栏目欢迎大家投稿,尤其是《正能量》《扶贫日记》《悦读》和纪实栏目。采用的稿件将会在罗田新闻网、云上罗田app等新媒体矩阵同步推荐,优秀稿件将会上送到国家、省市主流媒体。编辑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cj/5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