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一声响,馋虫爬进肚。”
如果有一种食物能代表福州的春天,那一定就是甜甜的清明粿了。
福州的传统小食“清明粿”和市面上常见的青团是不一样的。
清明粿又被称为“菠菠粿”,是用鼠曲草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再以枣泥、豆沙、萝卜丝做陷做成的。
一颗颗圆润如玉的清明粿,看着就很喜人。
青绿色的清明粿带着春天的绿意,香甜的青草香让味蕾都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妙。
一到清明节前后,街上售卖米时(xi)粿的小店,都会开始卖起清明粿。
一般只卖15天左右,过了清明,也就没有了。
西施奶奶美食小铺
西施奶奶美食小铺其实是个没有名字的小摊,就摆在学军路农贸市场旁边的庙前。
奶奶不是每天都出摊,只在传统节假日的时候,售卖一些糕点美食。
因为味道正宗,价格实惠,于是被人称为“西施奶奶”。
一个遮雨棚,几张摆着清明粿的桌子和两个正在做清明粿的奶奶,就是整个小铺的全部了。
周末的早上十点,奶奶已经在摊前制作清明粿的内陷了。
“这些清明粿都是全手工制作的,用专门去闽清采的鼠曲草做的。”
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机给皮卡看她们去采鼠曲草的照片。
西施奶奶的清明粿有多种口味,菜头丝馅、豆沙馅和八宝馅。甜咸都有,满足不同的口味。
/红豆沙清明粿/
西施奶奶家的清明粿皮很薄,还能隐约看到内里的豆沙馅。
清明粿下面是一块芭蕉叶,外皮有一层猪油,不会特别粘手,吃起来糯糯的,带着淡淡的芭蕉叶的香气。
内里的豆沙料很足,不是打成泥状的,很有颗粒感,能吃出原料感。
还加入了黑白芝麻提香,香甜的豆沙内陷和清新的芭蕉叶香气很搭,很有春天的味道。
/菜头丝清明粿/
菜头丝内陷的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是用白萝卜丝做成的。
菜头丝被切得很细,炒到焦黄后团成团做成内陷。
西施奶奶家的菜头丝青团口感脆爽,带一点点酸甜的味道。
同样也加入了黑白芝麻提香,多了一丝香醇的味道。
菜头丝清明粿一定要小口小口吃,和着粿皮一起吃,才不会觉得很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