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插画是来自年5月《悦食Epicure》的潮汕特集。
潮汕是粿的王国,来到这里,入乡随俗,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粿。当然,首先,你要认得这些形形色色、闻所未闻的粿。那么,就请翻开这篇入门手册,由浅入深,开始粿的自修课。
文/陈斯鑫
图/吴蔓(《悦食Epicure》杂志资深美术编辑)
朴籽粿
用朴籽树的嫩叶和米捣烂,加糖浆,再加入米粞、发酵粉拌匀,放入一个个桃形或梅花形的粿盏里,蒸熟后是很美的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好像说:“看,春天有多美好!”
鼠曲粿
鼠曲草摘最细嫩的芯棉,洗后熬熟,泡两三天。把糯米饭先焖好,和事先炒熟的猪肉、豆仁(花生米)、虾米、香菇等炒在一起,再把封口捏紧封实成三角桃形,放进粿印中压实印制,成形的鼠曲粿就做好了。
甜粿
糖浆熬好凉一会,加秫粞(糯米粉),和成半透明状的稀面,放入粿甑蒸熟。甜粿是褐色,凉的可以切片直接吃,也可以煎过再吃,清甜软糯,有韧性、有嚼头。旧时潮汕先民下南洋就要舂甜粿做干粮路上充饥。
栀粿
对潮汕人来说,清明节的栀粿要比粽子重要得多。栀粿外表与甜粿没有太大差异,都是褐色,因为都用秫粞(糯米粉)的缘故。栀粿不放糖浆,而是放栀子做成的黄栀汁和苏打粉,多少有些碱味,容易起腻,需要蘸白糖吃。有趣的是,栀粿黏性过高,切割时一般不用刀,而是用一根细细的棉线。
红粿桃
红粿桃(又称“红桃粿”)是潮汕最常见的粿,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潮州民间习俗,遇到节日,上贡时需要用红粿桃,白饭桃则只能拿来吃,上不了贡桌。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象征吉祥如意。红粿桃的馅料种类很多,单吃时会觉得有点干,只要在粿皮上咬个小口,淋点鹅卤,立马变得油润咸香起来,堪称绝配。
猪朥粿
也叫“咸水粿”,以东里做最为出名。做法也不难,将米浸水后碾碎,加水拌成米浆,再放进粿盏里蒸熟成为米粿。不过卖点并不在于米粿本身,而在于配料是猪朥炒菜脯麸(剁碎的萝卜干),菜脯腌制后浓醇的酶香味经猪朥一炸便香气四窜,在巷子里卖的时候要带个小炉子,好让热气和香味钻进馋嘴孩子的鼻孔里。
来源:悦食中国颠疯病肚子上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