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乌云密布,一会倾盆大雨,一会骄阳似火,终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夏至。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也即从今天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了起来。夏至节气不同的地方也会有着不同的风俗的,像我们北海人最让人推崇例行的就是夏至日吃狗肉和吃荔枝了啊!
北海人非常喜欢在夏至这天吃狗肉和荔枝,还美其名曰是“以毒攻毒”。因为夏至食狗肉的风俗,北海有“夏至狗,某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有说发,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
狗肉入菜谱,于中国来说可谓渊远源长,算得上是一种饮食文化。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记载有:食狗肉有“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宜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实下焦”等功效。狗肉被许多人视为美味佳肴,又以其为益身健体的滋补良药。加之狗肉吃起来气味醇厚,芳香四溢,所以倍受人们的青睐,在我国各地,都有冬季吃狗肉的习俗。有关狗肉的谚语有许多,民间有云:“吃了狗肉,不盖被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狗肉香,佛跳墙”,“夏至狗,无路走”,“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等等,狗肉的魅力可见一斑!
狗肉、荔枝这两种似乎并不相关的在中医理论上同属于易“上火”的食物,却在炎热的夏至日搭到了一起,我们素有“狗肉荔枝夏至菜”的说法。在这个夏至的节日里,到了夜幕始落时分,我们北海人喜欢围在桌子火锅边,一边吃着狗肉,一边品尝新鲜荔枝,或者将荔枝浸泡在酒水里喝荔枝酒,边吃边聊,划拳猜码,兴高采烈。有兴浓者,将宴席进行到通宵达旦,堪称玉林的“狂欢节”。那种开心畅快、那种淋漓尽致是无法比拟的。
夏至是我国最早的节日。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农民伯伯又繁忙起来了。夏至迎来各地都有典型的习俗食物代表,我们北海的代表食物就是吃狗肉李荔枝,那么,全国其他地方吃什么呢?楼主带你涨涨姿势。
1夏至习俗吃什么:夏至蛋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带,主要是嘉禾、蓝山、桂阳于夏至当天早晨起来,将整鸡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上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2夏至习俗吃什么:夏至羹湖南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夏至羹”,民谚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3夏至习俗吃什么:生菜、凉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开始大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但是又不至于会因为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将近的时候,凉面等食物就开始大卖了。
4夏至习俗吃什么:馄炖无锡人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民间还有吃了馄炖之后为孩子量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健康的习俗。
5夏至习俗吃什么:新麦山东部分地区,夏至日有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秸编的小笊篱,在汤水中捞取新麦粒吃,既尝新,又是一种游戏。
6夏至习俗吃什么:过水面山东各地在夏至的这一天里是要吃凉面条的,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了,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7夏至习俗吃什么:圆糊醮“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以前很多的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丰收。因此浙江绍兴依然有夏至吃圆糊醮的习惯。
8夏至习俗吃什么:麦粥江苏无锡的人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麦粥不仅是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不可多得的美味。
9夏至习俗吃什么:豌豆糕夏至这一天,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此外,老南京在夏至这一天还要吃碗凉面称称体重。
10夏至习俗吃什么:热面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夏至除了狗日荔枝,我们也可以试试麦粥、热面等上述美食。不过,作为北海人,夏至最爱的还是荔枝狗肉,今天,你吃了吗?
▌来源:原创
▌综合编辑:南珠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广告推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