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青团,汉族传统节日食品。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苎麻叶、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
历史典故:
清明节里打“青团”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青团,是清明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制作活动之一。
李秀成吃青团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材料
主料:糯米面、菜汁
辅料:澄粉、馅料
调料:开水、猪油
步骤
1、糯米粉倒入容器中
2、再倒入菜汁
3、混合均匀
4、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5、再加入开水搅拌成团
6、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
7、揉均匀后,再放一勺猪油
8、再揉成团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
9、然后将绿色面团分成10份
10、包入绿豆馅料,最普通的就是红豆。惭惭发展成咸味的,肉的。果味的
11、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饼的手法一致
12、包好后,青团表面是光滑的
13、将青团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或者放在硅油纸上
14、冷水上锅,蒸10分钟即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