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情绝望的希望

听情-温暖声音中的悲欢离合

绝望的

希望

伊蕾

这繁华的城市如此空旷

小小的房子目标暴露

白天黑夜都有监护人

我独往独来,充满恐惧

我不可能健康无损

众多的目光如刺我鲜血淋漓

我祈祷上帝把那一半没有眼的椰子

分给全体公民

道路已被无形的障碍封锁

我怀着绝望的希望夜夜等你

你来了会发生世界大战吗

你来了黄河会决口吗

你来了会有坏天气吗

你来了会影响收麦子吗

面对所恨的一切我无能为力

我最恨的是我自己

你不来与我同居

XXXX

朗诵:苏洋

配图:MaxKurzweil-Despair

马克斯·柯兹威尔-绝望

配乐:Moments

作者简介

伊蕾,(-),生于天津,原名孙桂珍,天津市作家协会编辑,诗人、作家。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90年代在莫斯科生活。著有诗集《爱的火焰》,《爱的方式》,《女性年龄》,《独身女人的卧室》,《伊蕾爱情诗》,《叛逆的手》,《伊蕾诗选》,另有俄文诗集《独身女人的卧室》。

MaxKurzweil-ThecushionWoodcut,paper53x44cm

马克斯·柯兹威尔-枕垫/木刻版画53x44cm

苏洋手记

知道那些痛

之前我说过,我是一个悲观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是先把最坏的情况想到,因此在我的生活中未雨绸缪乃至杞人忧天都是一种常态。没有发生的事情会替古人担忧,发生了的事情又会不由自主地放大事情的后果,就在这样主观悲观主义的支配下笑看人生。我想那笑,应该是如同哭一般。

越是像我这样的人,其实越是内心满怀希望,正是因为满怀着希望,所以才特别容易失望和绝望。回忆一下我的人生经历,绝望的时候不是没有,总的来说失望还是比绝望多。这并不值得庆幸,因为失望是绝望之母,量变最终会造成质变,绝望得久了,最终是会把绝望给“生”下来的。

也许正是因为属于悲观的人,所以在读到《绝望的希望》的时候,才会产生很强烈的共鸣。尽管那些浮在表面的字词是那么通俗,甚至会让人通俗地浮想联翩,但以我悲观主义的经验,那些字词都属于“外衣”,悲观披着这层外衣既欢乐着他人,也揶揄着自己。当人们在“同居”这样的字眼里浮想联翩的时候,没人会注意到那外衣里面包裹着的灵魂。

如果再玩一些文字游戏,我会想:这“绝望的希望”应该会有多层意思叠加,因为第一层意思可以理解为“希望已经彻底绝望”,而第二层意思则可以再理解为“绝望之中还留有不灭的希望”。我之所以把“希望已经彻底绝望”写在前面,只不过是我悲观性格使然。倘若让一个乐天派来分析,大概把“绝望之中还留有不灭的希望”排在前面的概率要高很多。

希望总是与失望和绝望相生相伴,有时候你根本分不清失望和绝望的面目,就像是孪生兄弟,他们之间的差别很细微,但实际上一旦它们降临,你自己还是会知道之间的差别所在。当然,这些对于那些乐天派而言是很难做到的,只有类似于我这样的绝望派才能够从中找到差别,并说服自己在那些差别之中自我麻醉,不让自己真正绝望。

这是灵魂和肉体的对话,就像是身体和衣服的对话。有时候我们的衣服——也就是肉体,并不能满足身体——也就是灵魂的要求的。但没有办法,有时候灵魂和肉体就是扭曲在一起的,尽管那么不和谐,无论是“款式”还是“色彩”都不搭,可生存的必须使得二者不得不纠缠在一起,以一种“生”的状态在慢慢死去。过程便是“痛苦”和“绝望”。

我很害怕被人认为这是在探讨人生,因为人生是没有办法探讨的,一旦开始探讨便会落入非此即彼的窠臼。再说,我也不想披着深沉的外衣在市井之中佯装阳春白雪,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失望和绝望的人太多太多,我们不要被外在的欢乐所蒙蔽而自欺欺人,在那些你所不知道的角落里,一定会有人在绝望中不能自拔。就像俗世男女们等待自己的情人那样,等待着希望来临。我不是让你去救他们,只是希望你和我一样都能怀有一颗感知疼痛的心,多去想想那样一群黑暗中的人们,知道他们是痛的就足够了。

MaxKurzweil-Love

马克斯·柯兹威尔-爱

马克斯·柯兹威尔,奥地利画家,也是维也纳分离派联合创始人之一。"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风格颇为大胆独特,热爱采用体式简洁,线条和几何造型,色彩明艳,化繁为简,极具装饰性。

专栏









































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cj/2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