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温州满地的野菜又长了出来,这是吃野菜的最好季节。野菜是非人工种植的蔬菜,采集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宝藏之一。野菜有着纯净的品质,是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野菜也是极好的药材。
荠菜
俗称:唧唧菜
根作须状分枝,弯曲或部分折断,淡褐色或乳白色;茎生叶羽状分裂,卷缩,质脆易碎,灰绿色或桔黄色;茎纤细,分枝,黄绿色,弯曲或部分折断,近顶端疏生三角形的果实,有细柄,淡黄绿色。气微,味淡。
最常见、最好吃的可食用野菜之一,营养价值高,吃的方法也多,可凉拌、可炒食、可做汤,可做馄饨、饺子馅,荠菜馄饨可是春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哦。
在鲜品荠菜中,富含多种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及大量粗纤维等成分。荠菜对高血压、尿血、鼻出血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体质虚寒者。
清明菜
别名:绵菜、鼠曲草、黄蒿等
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
春季采集嫩茎叶。开水烫过、清水浸泡,切细捣烂,拌入米粉做“清明团子”,也可开水烫后炒食。
全草入药,具祛痰,止咳,降血压的功效。
马兰头
别名:鸡儿肠、马兰、田岸青等
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头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
冬、春采摘嫩叶。开水烫过、清水漂洗。切细炒食、做汤或加笋丁、豆腐干凉拌。
全草药用,具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功效。
苦菜
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等
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药食兼具多年生草本植物。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
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过水轻焯控干晾凉,姜蒜切末,加入盐、鸡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许,搅拌均匀后装盘即可。
防治贫血,消暑保健。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防治癌症等。
脾胃虚寒者。
大青叶
别名:清风丝、臭大青、靛青叶等
大青叶,为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叶。叶片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通常全缘,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短柔毛,背面常有腺点。
其嫩叶味道独特,有微苦带清凉味。春天采其萌发嫩叶,捡去老梗,用沸水焯过,泡入冷水,以便减轻苦味。食用时捞起沥干,挤捏成团备用。可烧炒、做麦饼馅或煲汤等等。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七星莲
俗称:抽脓白
七星莲是堇菜科,堇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枝先端具莲座状叶丛,通常不定根。根状茎短,基生叶多数,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幼叶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叶柄具明显的翅,通常有毛;托叶基部与叶柄合生,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花较小,淡紫色或浅黄色,花梗纤细,萼片披针形,先端尖,子房无毛,花柱棍棒状,蒴果长圆形,3-5月开花,5-8月结果。
切碎后拌入蛋液,煎蛋吃
该种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外用可消肿、排脓。
蕨菜
别名:拳头菜,龙头菜等
蕨菜为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蕨菜是人们最喜爱的野菜之一,吃起来鲜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
采下蕨菜后,先用开水焯二三分钟,炒食、煮汤、炝拌、盐渍都很鲜美。
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滑肠。蕨菜适宜高热神昏、筋骨疼痛、肠风热毒、排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等患者食用。每次30克左右。。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忌食,常人亦不宜多食。据说蕨菜中还含有致癌成分,所以不能多吃哦。
栀子花
别名:栀子,黄栀子等
小枝绿色,叶对生,革质呈长椭圆形,有光泽。花腋生,有短梗,肉质。果实卵状至长椭圆状,有5-9条翅状直棱,1室;种子很多,嵌生于肉质胎座上。花、叶、果皆美,花芳香四溢。
新鲜栀子花去掉花蕊等,只剩下花瓣。把水烧开将栀子花放入清洗稍稍变色即可,捞出沥干,可清炒、做汤等。
栀子花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咳、宽肠通便、防癌的功效。
小根蒜
别名:薤白、小根菜
鳞茎圆柱状,具粗壮的根鳞茎外皮白色,膜质,不裂或很少破裂成纤维状。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
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鸡蛋等。
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干呕,泻痢后重,疮疖。
椿菜
别名:香椿、椿芽
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
被称为“树上蔬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是大家最为喜爱的野菜之一。椿菜的吃法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
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杀虫。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等病症。
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
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都是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将茎叶焯水后凉拌,或清炒、烧汤皆可;还可以晾晒干后泡茶饮用。
蒲公英的茎叶是一味良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乌发强身等功效,对于咽喉肿痛、感冒发热、各类炎症都有调理功效,它还能激发身体的免疫力,达到利胆保肝的作用。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柳芽
别名:垂杨柳、水柳、倒挂柳等
柳芽是二月初柳树枝条上刚长出两三片新叶的嫩芽
早春采集嫩芽,沸水焯熟,清水适当漂洗。柳芽可与豆腐炒食,或凉拌入馔,为“寒食”佳品,亦可以泡茶。
柳芽味苦、性凉,可清热、利尿、解毒。
脾胃虚弱者忌用。
车前菜
别名:地胆头、车轱辘菜、牛甜菜等
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钝圆至急尖,边缘波状、全缘或中部以下有锯齿、牙齿或裂齿,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多少下延,两面疏生短柔毛;脉5-7条;叶柄长2-15(-27)厘米,基部扩大成鞘,疏生短柔毛。
可采食其嫩叶、芽部分,可做馅、炒食、煮炖等。
车前菜性味甘寒,有利水、清热、明日、祛痰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咳嗽、皮肤溃疡等症。
马齿苋
别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
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是常见的可食用野菜之一。马齿苋的吃法也有很多种,用开水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性寒,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除尘毒。
豆腐柴
别名:腐婢、观音柴、六月冻等
豆腐柴,直立灌木,植被高2-6m。幼枝有柔毛,老枝渐无毛,老枝渐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2cm;叶片卵状披针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形,有臭味,长3-13cm,宽1.5-6cm,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规则粗齿,先端急尖至长渐尖,无毛或有短柔毛。
嫩叶富含果胶,春至夏初采集。嫩叶捣烂过滤做“树叶豆腐”食用,色泽鲜绿,晶莹剔透,美味可口;嫩叶亦可水烫后加酱油、醋、辣油、味精等凉拌或炒食。根、茎、叶入药,具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疟疾,泻痢,痈肿,疔疮,创伤出血
食用野菜注意事项1、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食,以免中毒。
2、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3、野菜要注意烹饪方法。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
4、野菜不可多吃。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过量进食野菜,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
5、苦味野菜不宜多食。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损伤脾胃。
6、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
7、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郊外化工厂等附近的空气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铅等化合物,废水边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8、医生提醒,万一不小心吃了有毒野菜之后,会产生一些中毒症状,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如果大家出现这些症状以后,不要过分紧张,可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第一种方法就是催吐,如果实在吐不出来,可以喝一些淡肥皂水之类的液体催吐;第二种方法就是中和一下毒素,可以将大蒜捣碎以后服用,或者是喝一些鸡蛋清、牛奶或者是2%的碱水。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医院进行治疗。
转自温州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