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痛苦会换来孩子的聪明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19489.html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ABOUTCUSTOM
关于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这里我们把其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
?习俗之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习俗之二: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除以上活动外,清明节的传统游戏还有荡秋千、拔河、蹴鞠、射柳、蚕花会、斗鸡等。
?习俗之三:清明节的节令食品
>青团子
清明时节,南方有一种很重要的习俗就是吃青团。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用这种汁同糯米粉拌匀揉和,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入笼蒸熟。
>艾糍粑
艾糍粑是南方地区清明节的特色食物,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艾叶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香糯可口。南方的艾糍粑煮做好后成墨绿色,可以清蒸也可以油炸,味道都鲜美,同时艾叶具有保健作用。
>清明菜粑
清明菜是一种野菜,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清明菜粑的好季节。据《本草纲目》记载,清明菜有“调中益气,止泻除痰,去热嗽”的作用。
>芥菜饭
芥菜饭是传统的汉族小吃,饭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风味。清明节吃芥菜饭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除以上美食外,清明节的传统美食还有馓子、朴籽粿、子推馍、乌稔饭、薄饼、润饼菜等。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