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来到了万物初生的春天。积蓄了一冬的能量悄无声息地苏醒,市场上不觉多了绿色:菠菜、芦笋、水芹、香椿、豌豆尖儿……青葱的泥土新鲜气息令胃口变得清新起来。若是能在其中淘到些春生野菜,这足够让全家人开心一天了!
食野味、踏春来,见到某种野菜,作家们也不禁想起故乡的滋味来。江浙之地,气候温湿,尤适合野菜生长。高邮的汪曾祺先生,绍兴的周作人先生,淡淡回忆起故土的乡菜,正是春天。
一嗅到野菜,就是春天来了
吃到春天当季的野菜,不难;但要想将之一网打尽,却是很难办到的一件事。
除了城市中野菜难寻外,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当令菜生长得太快啦!每种菜的冒头到可采时间长则一月,短则七天,稍稍错过了几日,想吃需待来年。
△吃草去︱春天里,吃一道杜月笙的草头圈子
在《诗经》中有名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便是野菜之一。在过去,吃野菜是为了度荒;如今,却是这些“愣头青”的清气让我们回过神来——春天到了!
野菜名目众多,最有名的当属“七头一脑”:马兰头、苜蓿头、荠菜头、香椿头、豌豆头、枸杞头、小蒜头和菊花脑。
好吃的汪曾祺先生对这些野菜有着好吃的做法,周作人先生的作品则《故乡的野菜》集子,"爱好天然、崇尚简素"。
/文人的野菜乡忆/
①
荠菜
荠菜是野菜,但在我的家乡确实可以上席的。若是春天,就会有两样应时凉拌小菜: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切细丝拌海蜇,和拌荠菜。
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相比凉拌,荠菜馄饨在春季更常见。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称为菜肉馄饨,亦称“大馄饨”。诗经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可见荠菜味道之美。
②
枸杞头
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做元宝篮子。枸杞头不值什么钱,女孩子也不把这当做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③
蒌蒿
蒌蒿好像都是和瘦猪肉同炒,素炒好像没有。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蒌蒿薹子除了清香,还有就是很脆,嚼之有声。
荠菜、枸杞我在外地偶尔吃过,蒌蒿薹子自十九岁离乡后从未吃过,非常想念。吃蒌蒿如闻春水涨潮的气味。
④
马齿苋
我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一些马齿苋,晾干了,过年包包子。我的家乡普通人家平常是不包包子的,只有过年才包,自己家里人吃,有客人来蒸一盘待客。
我的祖母吃长斋,她的马齿苋包子只有她自己吃。我尝过一个,马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马齿苋南北皆有。
⑤
香椿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据说自汉代以来,食香椿就是春季的传统。而香椿确是最富春天气息的蔬菜,只在春意盎然时最鲜美。“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吃香椿,定要赶早。一旦过了谷雨,香椿嫩芽不复。
北方将香椿裹面糊炸的“香椿鱼儿”、腌制香椿的小菜;南方则多与鸡蛋同食,香椿芽烘蛋、香椿炒蛋就是最家常的食法。
△不时不食︱一著入口,三“椿”不忘
⑥
莼菜
第一次喝莼菜汤是在杭州西湖的楼外楼,一九四八年四月。
我的家乡人大都不知莼菜为何物。但是秦少游有《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则高邮原来是有莼菜的。高邮现在还有没有莼菜,什么时候回高邮,我得调查调查。
西晋文学家张翰在洛阳为官时,一日见秋风起,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蒓羮与鲈鱼脍。留下一句“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随即挂冠还乡。
张翰的快意率然被传为佳话,而他口中的蒓羮鲈脍,从此便成了人们挂在心上的乡愁。
△不时不食丨说起乡愁,便是江南的那一道蒓羮鲈脍⑦
鼠曲草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
青团的历史由来已久,无论它从前是作为上巳节、寒食节还是清明节的食俗,都是在日光熠熠的春天。青团之“青”有艾草、鼠曲草或麦青几种,内馅亦有豆沙、春笋腊肉、马兰头香干等多种味道。
清明前后,正是艾草、鼠曲草拔节生长的时节。过去,人们常常去山上采下这些嫩草,取其汁和面制作青团。
△不时不食︱而在城市里的我们,却很难动手做一枚青团了⑧
榆钱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几枝仍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春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在榆钱可以采摘的时候,北方的槐树也开花了。槐花雪白,瓣似豌豆花,一串串儿又似铃铛、葡萄。一株高大的槐花树足以做几十个槐花包子、馅儿饼。
槐花花期不长,落花也快。若一周内没能即使尝到,那就得等来年。鲜花有淡淡蜂蜜香气,做成包子,嚼起来又如野菜的韧脆。这时候,花香减退,更似当令鲜气逼人的林木精灵了。
⑨
眼子菜
明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出过一个散曲作家王磬,号西楼。他有一本特别的著作名为《野菜谱》,收录野菜五十二种。上图下文,图画的是这种野菜的样子,文则简单地说这种野菜的生长季节、吃法。文后皆系诗有一首,近似谣曲的小乐府,都是借题发挥,以野菜名起兴,写人民疾苦:
眼子菜,如张目,年年盼春怀布谷,犹向秋来望时熟。何事频年倦不开,愁看四野波漂屋。
又逢春风绿两岸
暖风拂面,鸟雀叽喳
去郊外、山野瞧一瞧
或许能采些春味回归餐桌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你有哪些爱吃的野菜呢?
想在中古家宴中尝到什么新口味?
/留言者有机会获得新菜试吃名额/
编辑|龙玲
图片来源于《辽宁野菜图鉴》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治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