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鞠草的春天

小梦有话:

最近一段忙着过自己的小日子,偷懒了,关于清明节的文没有好好写,那就放一篇年的旧文吧,大家姑且看看,你的清明节和我的清明节有什么不同。

清明前后,春天的气息愈发的重了。这时的春天是鼠鞠草的春天,鼠鞠草占据了满山满野。当然,有的人说这个时候是杜鹃花的春天,满山满山的杜鹃花红遍了整个闽地。确实,我不否认这时的杜鹃花开得灿烂,仅鸡鸣山上就足以轰动小县民众,使得当地流水马龙。可是,我依然要说——这个时候是鼠鞠草的春天。

这正如冯至先生说的“每逢春暮和秋初,满山坡蔓生的鼠曲草,一丛丛离披着,纷染着梦幻一般的淡白。它们是那样的弱小和卑微,但始终不肯放弃应尽的努力,不卑不亢地迎风招展,默默地成就自己的死与生。”鼠曲草就是鼠鞠草,所以说清明前后是鼠鞠草的春天。

小小的菊状叶片带着棉花一样的细绒毛,一丛丛一簇簇在原野上奔跑着,有的已经绽出了米黄色的花儿。鼠鞠草,极普通的野菜,有的地方叫它棉花草,只因它的叶片上白色的细绒毛极像棉花纤维;有的地方叫它鼠曲草,它的大名就是细叶鼠曲草。四川叫小火草、棉花草,重庆叫野清明草,广东叫土菌陈、小白根菊、浙西、赣东叫青蓬江西呼为鼠耳草……由于分布广,它的名称可真多!

古诗中有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我不知道这说的说是不是鼠鞠草。但是鼠鞠草是属于春天的,而且只属于清明。

说到鼠鞠草,我回想起已往的清明节。在节前我们一家人就要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提着篮子去原野上挖取鲜嫩的鼠鞠草以备制作清明特有的祭祀供品——清明果。是的,有的地方的人管这种用鼠鞠草制成的食物叫“青青裹”,这也挺形象的。淡绿色的糕团,散发着一股纯正的清香。

又是清明雨落时,无花无酒,亦无这绿色的清明果伴我过清明。回想往昔,这个时候馋嘴的表妹又会用渴求的目光看向姥爷,问一句:“爷,今年有做清明果么?”小姨嬉笑着站起来回她:“你要吃自己去采清明草啊。懒虫,想清楚没有这周末一起去?”表妹迟疑了片刻,轻咳了一声,挥手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人们的视线,远远地抛出一句:“不去,既然这样,那还是算了吧。”

的确,表妹比较懒,一听说采鼠鞠草做清明果就逃跑。但是,采鼠鞠草的任务却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连小不点也会掰着指头算:“一家九个人,一人不止吃一块,而要做的就会很多”。做得多需要的鼠鞠草就会很多。印象里,虽然鼠鞠草在这个时候很多,但是开花的不要,茎老的不要,叶片不好的不要。这么下来,采摘一个早上我们也采不到多少。等到篮子装满了,装实了已经是中午了。

过元宵打糍粑和过清明做清明果是我最喜欢的。在做清明果这天,看着姥姥姥爷拿出了大大的饭蒸,又叫我取来了棒槌,洗干净石臼,准备好印花的模板,开始做清明果。

灶前蒸着糯米雾气环绕,院后石臼里已经放着洗净的鼠鞠草。只等糯米出锅就可以开始舂捣了。在反复的舂捣下,糯米逐渐由黄转淡绿接着翠绿。最终,鼠鞠草和糯米融为一体成了一团绿色,我们就开始取其搓团、压扁,将它做成饼状,然后印上花样。记得在印花时姥爷总会在模板出抹上一层油,据说这样不会使糯米黏住。做好的清明果通常是放在竹匾上,一块一块地摆开晾着。

鼠鞠草制成的清明果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用煎,一种是用蒸。姥姥其实挺馋嘴的,虽然煎得的清明果散发出诱人的香,但是为着身体她总是选择吃蒸出来的。而这时候,陪着她吃蒸清明果的总是只有我一个……

清香的清明果是清明的味道,清明雨上,雨打湿了谁家的花伞。雨雾的天际,望着榕树荫里的小径,看着墙角处那一株在风雨中的鼠鞠草,我捧着手机拨通电话,遥问一声亲友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8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