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人,未必有前生,也未必有来世。
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好奇过去和未来,那样充满好奇。
对清明有印象大概是我八岁前后,这是我第一次去祭扫祖坟,谓之曰祭清,我爷爷兄弟二人,同父异母的哥哥早年已经去世,主祭的职责便落在了我爷爷奶奶身上,在祭扫的前几天,我奶奶就会开始张罗准备,祭扫的各种物品,如锡箔、纸钱、坟龙、金山银山,清明纸等物,锡箔买回来以后要裁剪用于做元宝大小,然后周边邻居那几天就会凑在一起相互帮忙折叠,纸钱买回来以后也不是就可以直接等用,还有一道特别的工序,拿一只毛笔大小的竹枝,用一头沾墨后在每一张纸钱上盖个小圆圈,这道工序我奶奶言之为:防伪,只有盖过的,才算真,祖先才能用得出去。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实则需要耐心,我几次尝试,都是盖到中途,便是作鸟兽散了。
尔后就是准备祭清供奉祖先的食物:豆腐、三月青、蒜苗、清明粿、春笋、馒头、肉、米饭、黄酒等。其中豆腐锅中适煎,三月青、春笋、肉则需过水焯熟,蒜苗需连头带尾。这其中最有仪式感的应该就是制作清明粿,清明粿既是祭祖的一样供奉之物,应季的食物。清明粿外面由糯米和少量的米粉制作而成,一般分红、白、青三种颜色。红色的粿子是用食用色素做成的,永康话讲叫做“洋红”,白色是糯米本身的颜色,青色的粿子则是用鼠曲草混合而成,鼠曲草又被称为佛耳草、清明草,这种草上有一层白毛,摸起来绵绵的,有清热、止咳的作用,还不容易变色,鼠曲草在永康话里被称为“qi”(第四声)。揉面之后是,既是装馅,我印象当中只有红糖的馅,但可能各家也不一样,装完馅以后,搓成一个汤圆状,然后在用特制的木质模具压制成饼状,模具上一般刻有梅兰竹菊或花鸟鱼虫之类的雕刻,再放在三月青的叶子或者箬叶上面防止黏住,再入锅中蒸熟,即可食用了。一口咬下去鼠曲草的清淡幽香,和糯米的那种粘稠感以及而后红糖流出的醇厚,让你觉得难以描述,但你会在第二年清明节来前又一次次的想起。
这些祭祀食物的准备还有一个特别的讲究,就是都要单数摆盘,一般是三,三根蒜苗、三块肉、三块春笋、三个清明粿等,意寓是否是三生万物,也不得有考了。
这些都在出发祭扫的前一天准备完毕,而祭扫的日子会早在半个月前由爷爷从他那个大柜抽屉里面翻出老黄历择吉日而定,同时那时候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召集亲人一同前往,一般或者奔走相告,而居住较远的亲戚,则会赶在集市时来家中询问,今年何日祭扫,以便当天一同前往出发。
印象中清明祭扫当天,我们都会一早到爷爷奶奶家集中,由于可能家中各房总有些人手头事情太多无法抽空,但基本也都会派出代表前往,待集合完毕,爷爷奶奶会用锄头担着畚箕箩筐,带着之前准备的那些物品,步行,一同出发了。
我家祭扫的分两个地方,一个是距城4里地土名曰“官山”,小时候我爷爷奶奶告诉我这里埋葬的我爷爷的爷爷。爷爷又说,其实他并不是他的亲爷爷,而是由于膝下无子,爷爷的父亲过继到他膝下。之前该坟墓在桐塘,后来由于土改,爷爷奶奶将其迁到了官山,这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些信息,我并不知道这个高祖,名谁,以前是做什么,和我们家到底什么关系。
但我爷爷奶奶和我爸妈和我说,这个坟以后我们一直要祭扫下去,不然就没有人祭扫了。
“官山”祭扫完毕后,我们便一路向西再走6里路,到了一个叫马架龙的地方,一块叫“铜锣山”(铜铃山?),这座山,独立于一方水库边,上风上水,特别秀丽壮阔,山上无别家坟墓,爷爷奶奶和我说,这块山是我们家的祖坟山,上面安葬了三处坟墓,我的曾祖父(爷爷的父亲)以及三个曾祖母(曾祖父先后娶了三个曾祖母,均是由于去世再娶)、以及曾祖父的亲生父亲,还有我爷爷的同父异母兄长。这三处坟墓除了,爷爷同父异母的兄长有墓碑外,其余两处均无。所以一直只知道叩拜,但墓中人与我的实际关系等信息非常模糊。
年少时的我,觉得每年的清明是家族中最隆重的一次仪式和聚会,在祭扫的当日,我会遇到很多未曾谋面或者叫不出称呼的亲戚,年少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