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濒临,为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增添园所特色文化,增强园所凝聚力,增进师幼间的感情,4月4日,三仁畲族乡中心幼儿园迎来了清明节活动——做清明果。
01
老师和孩子们都学做清明果
02
老师和孩子们都动手试一试
先拿点面团再搓个小球然后用手指钻个孔、捏一捏
接着放点馅
最后把做好的清明果放在粽叶上就完成啦
好多好多形态各异的清明果
03
抬到厨房去蒸一蒸把
04
香喷喷的清明果终于出炉啦,我要赶紧尝一尝~
自己做的清明果真是太好吃了
05
为了让孩子们吃饱喝足,老师们也动起手来做清明果
06
知识拓展
关于清明果可有一个小典故呢!!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什么是清明果
清明果又名青团、“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是中国南部、中东部汉族特色食品之一。
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上巳节、清明节等,由于农业社会物质匮乏的特性,传统节日强调“吃”的文化,清明果之于清明,具有饮食丰富性、礼仪仪式性、家庭参与性。
果儿为何这样青?
清明果那青翠的颜色来自于艾草或鼠曲草。
艾草,又名艾蒿,香艾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菌、消炎、止血等功效。
鼠曲草又名清明菜、白艾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消炎抑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清明果主要原料是糯米。其营养成分同大米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
清明果好吃,但也不能多吃!
1、清明果食用后应该少吃米饭等主食。
2、清明果原料糯米经过消化吸收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清明果。
清明节制作清明果是清明节的风俗之一,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动手参与的快乐。看着一盘盘别出心裁的清明果,看着一张张挂满面粉但都笑容灿烂的面容,吃着一个个模样不一但香溢满口的清明粿,这样的清明节已经深深印入孩子们的心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