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美夏至诗夏日味渐烈,诗词意更浓

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关于夏至,可是独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更是留下一些具有特点的诗词。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避暑北池》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古代测量时间有白天的日晷和夜晚的沙漏。夏至白昼达到最长,过了夏至,夜晚慢慢变长,所以说“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农历五月有很多农事活动,所以说“是月农稍忙”。

《夏至后得雨》

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到小暑期间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唐代夏至有吃粽子和烤鹅的习俗,而夏至在农历五月中旬,江南开始梅雨天气。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这个节日同冬至节一样重要。诗人值节日抒发孤独感,渴望上达圣听,被朝廷召回。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柳映荷塘,游鱼聚影,夜雨飘荷香,黄鹂鸣池上。面对大自然的美景,真想摆脱尘世纠葛,身披蓑衣,持竿于雨中舟上。

《夏至》

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古人有夏至祭祀先祖的习俗,而夏至和端午的很多习俗重叠在一起,有的地方重端午,有的地方重夏至。

《永遇乐·夏至》

史浩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饮酒清歌,端午的艾草香尚留,天气闷热,挥扇难消热气,倘若心静,自然凉,亦不怕炎热。

《夏至过东市二绝》

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夏至,雨后天晴,牧童骑牛往青草深深处,溪水清澈,两岸绿荫满布,晚风拂面,惬意的夏至午后。

《夏至》

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古典君:《礼记·月令》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古人又称夏至为“日长至”,认为是阴阳相争的节点,所以很重视夏至日的养生功。

《夏至日雨》

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诗人夏至日抒发老病之烦恼。夏至后天气炎热起来,二十天左右“入伏”,暑热之烦恼让人忧愁。

新学期预习延迟开学不用怕,你所需要的资料都在这里寒假预习

1——9年级各科(下册)电子课本部编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材(上册)寒假预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本(下册)电子版预习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预习单统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看拼音写词语统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部编版1—6年级下册:日积月累+古诗词积累+课文内容填空

师如四季研修团队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yc/10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