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粿
是闽南人一辈子都爱干的事
大致婚丧嫁娶,小至日常餐饮
粿,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闽南人不仅爱吃粿
还喜欢发明些新吃法
比如根据节气的变化
定制新鲜的时令粿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正是吃清明粿的时节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
提前来尝尝这道春季限定吧~
粿的古早释义在介绍清明粿之前
想必很多不是闽南的童鞋会纳闷
什么是粿子?
在《康熙字典》里这样解释道
“粿,米食也”
在闽南,只要用糯米、面粉、薯粉
等原料加工而成的食物
基本上都可以称作“粿”
比如过年吃的红龟粿
美味可口的菜粿......
都是闽南人难以忘怀的古早风味
清明粿的古早传说清明粿又称鼠曲粿
因选用鼠曲草为主料而得名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
鼠曲草茎叶柔软,叶长寸许
白茸如鼠耳之毛,楚人呼为米曲
北方呼为茸母。可以入药
性平、味甘,能祛痰止咳
鼠曲草可不简单
是真实存在的“救命稻草”!
据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
饥寒交迫,恰好鼠曲草生长旺盛
人们便嚼草根充饥,度过了饥荒岁月
所以怀揣着对食物的敬畏
鼠尾草便阴差阳错的加入了
闽南人代代相传的“粿”菜单
清明粿的古法工艺闽南人对鼠曲草入菜
大有讲究
采摘后,熬煮沥去涩水
反复石臼捣砸
才能混入糯米粉揉制
得到翡翠色的面团后
粿入豆沙、花生、芝麻等甜馅
或是炒熟的肉馅(有些地方有糯米饭)
喜欢吸龟的闽南人
还会在粿上一一印上龟壳
最后放在香蕉树叶上入锅蒸熟
待到火候刚好
清香的鼠尾草香气便在满屋弥漫
揭开锅盖,一粒粒鼠尾粿犹如翠玉一般
晶莹透亮、绵密柔软,让人食欲大开
清代《清嘉录》也提到过这等美味
“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轻轻咬下,喷香的馅和糯韧的青皮
带着淡淡的清甜渐渐深入心坎
清明粿的古早传承清明粿是闽南人民在
多神崇拜的观念
以及饮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中
遵循药食同源的原理
坚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养生观的产物
鼠曲粿既是人神共飧的美食
更是寄托着先人庇护的保健品
时令防时病,时节做时粿
清明时节
让我们一起畅享清明粿吧~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来源:闽南异兽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