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利:留言获赞有礼品(详见文末)
二三十年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闽北话也忘得七七八八,只记得吃饭、读书这样简单的几句。母亲远远地带回来的包糍也抚慰了我淡淡的怀乡,这乡是异乡,也是故乡。
包糍
文丨黄云
母亲每次回闽北,照例的是要带回百八十个包糍。我们从她出发时便开始计算她回来的日子。和小时候一样,有亲戚或邻居从我们客居的闽北回莆田老家,母亲总是赔着小心地托他们带些老家盐渍的泥螺、小螃蟹、油螺。母亲十七岁离开涵江,怀着梦想上山下乡到闽北那个小山村当知青。这些咸咸鲜鲜的带着浓烈海的味道的小食物总是能为她的怀乡带来些些安慰。
清明节前后茶山边,田埂上,山脚边的荒地上各样的野花野草悄悄儿地冒出来了。风中摇曳的紫红色的打碗儿花铺过一整片的溪畔。趴在地上细看它淡黄色弯曲的花蕊,看蚂蚁探手探脚沿着花瓣沿儿寻找花蜜。据说摘一朵会打碎一个碗,故从不敢贸然对它下手。从母亲的一本砖头厚的中草药图解中认识了荠菜,细小的白花,爱心桃形的蒴果。语文课上《挖荠菜》的描写加深了我对荠菜美味的憧憬。可是我们这些莆田来的异乡人和当地人并没有把荠菜当作尊贵的客人请上餐桌,就算垂涎和憧憬,也只能作罢。
春天里垂涎并可到口的是另一样美味——包糍。做包糍的一个重要原料就是鼠曲草。《本草纲目》上记载鼠曲草又叫棉花草、清明草、佛耳草、软雀草、茸耳等。叫它棉花,茸耳,软雀云云,皆是因为它的叶呀,茎呀上面满满地披着细白的茸毛,棉花般软乎乎地可爱着呢。鼠曲草轻轻软软地趴在地上,一丛一丛披离着,纷染着梦幻一样的淡白。轻轻扯断时会有丝丝银亮的白毛拉长了出来。小小的孩子趴在野地里,沉迷于扯断它时微妙的力道,看它抽出柔软绵长的白毛。汤匙状的叶子长大后,梢头开出籽粒般簇生的黄花,这样的鼠曲草是被嫌弃的,因为它已经老了。《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它"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这大概就是闽北人喜爱它的原因。
春社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每年春社这天当地人阿美照例邀我去她家,看他们家热闹又忙碌地做包糍。粳米加上鼠曲草磨浆。浆磨好之后入锅熬至半熟起锅揉搓成质地均匀的米团,分成鹌鹑蛋大小的米团,捏成薄皮,包上馅,上笼屉蒸熟。春社这天的包糍馅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干,芋头,香菇,荞头做馅。蒸笼盖打开时,朦朦的烟气中色如碧玉的包糍,真让人馋虫涌动啊。阿美家的阿婆总是用当地话催我多吃,多吃。
二三十年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闽北话也忘得七七八八,只记得吃饭、读书这样简单的几句。母亲远远地带回来的包糍也抚慰了我淡淡的怀乡,这乡是异乡,也是故乡。
-END-
△作者简介:黄云,涵江人。美术教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偶有小文见诸报端,嗜辣,善做水煮鱼。
留言获赞有礼品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当天获点赞数量排名前三的网友将获赠“三廿三”平安糕特色伴手礼一份。每份礼品2盒,每盒28元(克),共三十份,送完为止。
礼品介绍:
“三廿三”平安糕是以妈祖故里特产枇杷膏为馅,糯米为主料的糯米糍。产品选料讲究,甜而不腻,Q弹爽口,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作为茶点。
“三廿三”平安糕包装突出“平安”主题,以中英文双语介绍莆田文化和特色,并以原创手绘“莆田二十四景”,让更多人了解莆田、爱上莆田。
“三廿三”平安糕不仅好吃,更适合作为莆田人走亲访友和企业商务活动伴手礼,既有地方文化元素,又有平安祝福寓意,十分大方特色。
全国统一客服:-
本期责编:汪洋心丨排版:慕白
↓↓↓让我们一起为默默坚守的莆仙本土作家点赞吧!
黄云这乡是异乡,也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