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情-温暖声音中的悲欢离合
南方
北方
田地
到南方的风中流浪是我的向往
养育我的北方便成了思念的地方
我以南方的荔枝思念北方的高梁
我以南方的热烈思念北方的苍凉
学会了南方人说话象鸟一样的歌唱
便想听听父老乡亲马鞭甩出的粗犷
在没有寒冷没有季节的城市奔走
更想在下雪的时候回一趟故乡
阅过莺飞草长的江南再读北国的风光
缺少色彩的故乡呵让我喜悦也让我忧伤
尽管北方有我童年的土炕
南方却是我一生奋斗的疆场
我的青春已化作南方的山水
我的爱已在南方生长
我的家在南方
北方却住着我的爹娘
也曾千里万里地回到故乡
可再也回不到出发的那个晚上
我象一只候鸟既栖息南方也栖息北方
心如风筝般地系着思念也系着梦想
也许我的后人会象我来南方一样回北方闯荡
可我的灵魂却只能在南北之间来来往往
我陌生而熟悉的南方
我亲切而遥远的北方
我陌生而熟悉的南方
我亲切而遥远的北方
我陌生而熟悉的南方啊
我亲切而遥远的北方
XXXX
朗诵:苏洋
配图:深圳夜景——地标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来源:摄图网)
视频: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福田CBD灯光秀(来源:腾讯视频,版权归视频水印所有)
诗歌配乐:黄河绝恋
作者简介
田地,诗人,深圳作家协会副主席。田地的创作表现了深圳特区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的是他自己心路历程的写照,有的纪录了他的流金岁月,有的是他对这个城市的思考,也有他对这个城市的感动和期望。总之,他所有的歌曲都是为深圳而作,田地说,“我就是一个深圳的劳动者,我的双脚一定要踏在深圳这块土地上。”写出了《深圳湾情歌》、《我属于中国》、《爱在远山》、《高高的珠穆朗玛》、《又见西柏坡》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用他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深圳这片热土的挚爱。《我属于中国》是田地和王佑贵合作的,曾由彭丽媛首唱。田地用自己的诗篇记录并见证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成长历史。动感、跳荡,充满了青春的激越和豪情!
俯瞰深圳(来源:携程攻略,作者C_image)
苏洋手记
灵魂之诉——献礼深圳特区成立38周年
如果说物质属于生命必须的依附的话,那么精神便是生命一种可以游离的寄托。这种游离会因为物质的附着度而有不同的表现,当物质的附着变得沉重的时候,精神的游离就会变得活跃,这种活跃以一种轻松的状态脱离于物质的桎梏,让灵魂重新为自己找到上帝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曾经。田地的《南方北方》就给我带来了这样一种超现实的意义。而许许多多不堪重负的灵魂,都在那样的字里行间找寻到了久违的释放与感动,发现了几被自己遗忘的自己。
年,从北方来到深圳的诗人田地,在罗湖一间逼仄的屋子里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篇《南方北方》。与其说这是一首诗,不如说是北雁南飞后的灵魂之诉,是千千万万来深圳寻梦的人们的新时期的乡愁。改革开放初期,天南地北的人们背井离乡汇聚深圳,为梦想打拼,其中的艰辛不易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是无法体会的。《南方北方》的出现,给众多的如浮萍般“深漂”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开阔的情感出口,积压在心头的酸甜苦辣如洪水般倾泻而出,人们在诗句里找到了自己想倾诉却不知如何表达的情感。
后来,我在采访田地的时候,他跟我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一次众人互不相识的聚会上,大家吃着吃着,忽然有一个操着北方口音的人站起来说我给大家念首诗吧。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来,一开口,是《南方北方》。念完这首也许不知念过多少遍的诗之后,这个来自北方的汉子忍不住趴在餐桌上哭了起来。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就在这个饭桌上。田地当时非常感慨,没想到自己的这首诗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从这个细节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带给人们的精神慰藉是那么不可替代。
从《南方北方》问世到现在,转眼快二十年时间过去了。每天依然有无数的人们来到深圳寻梦。今天的深圳,已不同于当年的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让许多初到这个城市的人们有着在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归属感。这座梦想之城不仅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也在用自己前所未有的努力在不断增加着自己带给人们的温度。就像白岩松有一次跟我聊到这座城市的气质的时候所提到的:深圳给人的感觉是“来的时候有梦,在的时候有情,走的时候有爱”。
今天,许多灵魂依然在南北之间来来往往,但更多的人已经和这片热土融为一体与这座城市一起生长。38岁的深圳,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年轮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独有的耀目的辉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无不为自己在深圳的岁月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在深圳这枚共和国的勋章上,有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折射出的光芒,那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努力之后所换取的值得永远颂扬的荣耀。
诗人田地说过:感动之后依然要前行。是的,无论是来自南方北方,或东方西方,只要生活在深圳,人们就永远不会失去前行的动力。当人们终于摆脱物质的束缚而站在精神的高度的时候,当更多的人们在找到“失散”的自己之后,他们将会继续前行,因为,这里的人们永远属于诗和远方。
深圳湾大桥(来源:百度百科)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