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农历戊戌年·二月二十
年4月5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到了唐朝,唐玄宗下诏定寒食扫墓为“五礼”之一,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逐渐两节合并了。
4月的春天仍有些寒意,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进行野外健身活动的传统,例如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这样一来,清明节除了有思亲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清明有三候:
一候桐始华
这个时节白桐花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鹌
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三候虹始见
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习俗
吃青团
寒食节禁火,北方人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后来,寒食与清明逐渐融合,青团就成了清明的食俗。
清袁枚《随园食单》中写:"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草、鼠曲草,现在的青团大多用的是小麦草。传统的青团是豆沙馅,今年又增加了肉松、豆沙咸蛋黄等创新口味,江南有名的饮食品牌沈大成、杏花楼每天门口排很长的队,可谓“一团难求”。
挖荠菜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荠菜美名远扬,得力于历代好美食的文人,众口一词为荠菜唱赞歌。
古代医籍《名医别录》称荠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本草纲目》则有“明目益胃”之说。民间历来有荠菜崇拜,百姓认为春天食用荠菜,应时而食,可以驱邪明目,吉祥而健身。
春天去户外挖荠菜,不仅是食俗,而且正应了游园踏春的主题,符合春天应该多运动的养生观点。采来的荠菜可以做馅儿,肉馅、素馅都好吃,还可以做汤、炒菜,和应季的春笋一起做成荠菜炒春笋格外清新。
不过,和荠菜最配的是糯米,扬州乡下有一种吃法,荠菜和豆干一起做成素馅,用糯米粉包大汤圆,一碗只能盛两个,糯米粉香混着荠菜清香,是春季最美味的口福。
饮新茶
好的茶,除了好的制作外,产地和采摘时令最是体现茶的珍贵的。茶以新为贵的观念始于唐代,从唐到明以来文人都好绿茶,格外强调茶以早为美。
乾隆皇帝访西湖茶区时说,"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因此西湖的龙井曾经以骑火茶为好。想来寒食禁火三天,春初冷食凉茶已让人不耐,寒食过后重新起火,自然会迫不及待"且将新火试新茶"了。
好茶私享会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清明养生
荣血养发
根据中医观点,头发好不好看血液,血液足不足则看肝脏。4月是一年中肝气最旺的月份,也是保养头发最好的时机。
此时,多吃一些红色和黑色的乌发食物,例如红枣、红豆、红糖、乌鸡、芝麻,兼用养血的药物煲汤,例如何首乌、熟地、当归、川芎、枸杞子,都是不错的养发方法。
踏青登山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适当地跑步跳跃,可以疏通冬天的气血积郁,使心情愉悦,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正气。
在各种运动中,登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对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不过,登山最好在清晨,也不要强度太大,使心率保持在~次/分钟为宜。在传统养生中,放风筝和荡秋千也是推荐的运动。
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中说,春天要“夜卧早起”,晚上早睡,清晨早起。因为春天体内的气血从里面往外走,整个自然界也在万物升发,早睡早起可以帮助冬天的阴气避藏,有利于气血恢复。
相关内容:
春天易上火?看看你走哪一脉——心肝脾肺肾防“火”指南
中医说
讨厌的春季过敏一招解决?从此远离瘙痒、打喷嚏、发红、痘痘……
春光明媚,毛孔开花,只因为你护肤时做错了这一步!
阿噗有话说加我
清明小假期,你去踏青了吗?
文白迪插画biiigbear新媒体编辑Kimi
ID:shishangjiankang22图片来源于时尚健康时尚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识别小程序码,观看更多健康视频by《时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