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艾寒食节,吃寒食,食补养生就靠它们

寒食节

寒食节也称“冷节”、“冷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节日当天按习俗需要禁生火起烟,以冷食为餐。

如今的寒食节已经和清明节归为一体,但其实寒食节在旧时是十分重要的节日,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寒食节应该食用的哪些“寒食”!

清明寒食,人们外出踏青探春、扫墓祀亲时,“熟食冷餐”是最方便携带和储藏的食物的。

南北两地的寒食食品多以蒸煮的糕米为主。

浙江的青饼、条子糕;江苏的青精饭、麦青团、糯米糖藕;台湾、福建地区的菠菠粿、青米团、焦曲团;

清明团子:江南人喜欢把艾草和米粉混合做皮,包上馅料,做成扁圆形,上笼蒸熟。此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山东的冷饽饽、冷高粱米饭、冷煎饼;最重视寒食节的山西地区,晋南的凉面、凉糕、凉面,晋北的青精饭、炒奇。

蒸寒燕:用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状,因其好看精美的外观造型,渐渐从食品转变成装饰品,自食、送人两相宜。

从饮食养生上来讲,春季气候多变,却又雨频风燥,湿气重,易困脾,易患呼吸道疾病。

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春季应“及时雨脾胃,止虚寒泄痢”。因此春季饮食宜温,养护脾胃,助阳散热。

主材料:

纵观各地的寒食食品,多以糥米、面粉为主材料。

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面粉则养心益肾、活血健脾。

配料:

寒食糕点配料也多有补益作用,常见有艾叶、鼠曲草等。

艾叶性温,可散寒袪湿;鼠曲草性平,具有止咳平喘,袪风湿等功效。

辅食:

常用的辅食有枣、花生、莲子、芝麻、桂圆等。

枣类补中益气、健脾补胃;莲子味甘、清心醒脾、补中养神;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桂圆甘味归脾,能益人智。

因而从制作材料来看,寒食符合春季气候特征,亦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有利于养生和疾病的防治。

小贴士:虽然有寒食习俗,但是完全放凉了的食物仍然是不利于脾胃健康的。

因此建议大家在这春困之季,不宜过多的使用生冷寒杂之物,浅尝辄止既有利于益气健脾,也更有滋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诚信医疗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2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