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广东,几乎人人都是美食家,他们对美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今,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广东有一千多个乡镇,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特色的传统美食。这些乡土特色的美食,也许没有美轮美奂的卖相,也没有出神入化的烹饪手法。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家乡味”的眷念。
第八回
清明,廿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早春时节,山间还未绿起来,走在田间野地,便能看到周围零零星星长了艾草。
艾草,公司窗台
在过去,妇人与孩童会在田间采摘艾草,艾草一年四季都有,从田埂路边长到紫云英的野地里。然而,只有早春那么一阵子的艾草才能被用以制作艾草糍粑,过早太嫩,过后又太老。
垂柳(河源万绿湖)自然教事提供
艾糍是种有特色又没特色的食物,说它没特色,是因为我所知道的有客家人的地方都会在清明时节制作,而它的特色之处则在于,几乎每个地方都会采用不同的青汁完成,比如我家的艾草,在别处可能被换成鼠曲草,甚至听闻,有些地方会用菠菜汁替之。可能,对于春季的食物而言,再也没有比绿色更能唤起人们对于生命期待的颜色了。
尽管乡野食材,人们对于食物颜色与品相并无过高期待,但在一桌细致与安宁的翠绿之中,妇人耐心沉静的品性往往一览无余。
我时常想起与外婆在田地间采艾草的日子,那些草芽在露水的浸润下显得柔和温润。洗净沥干的艾草倒入沸水中煮,同时加入小苏打,说也奇怪,多数绿叶菜久煮必黄,而艾草则无论煮多久,它都墨绿墨绿的。
思念很遥远,当蒸笼里飘出艾草的馨香,我看到了童年那片田野和外婆的身影。
——《好食到镇·艾草糍粑》
食材艾草、糯米粉、糖、油、花生芝麻、红豆沙等
步骤1、艾草洗净,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将洗净的艾叶放入滚水中,再加一点小苏打,煮久一点,至艾梗软即捞出,用凉水冲洗两三遍,捞出挤干水份。
2、芝麻洗净入锅微火炒至香,花生也炒香,将花生芝麻打碎拌入白砂糖。红豆煮熟,做成红豆沙。
3、将糯米粉,艾团,糖和在一起揉,揉差面团充分柔软时加一些食用油,再揉10来分钟,看见面团光滑,柔软,细致就行了。
4、把面团分成等分的小团,取一团中间开窝,放入馅料。
5、包好,搓圆。锅内加适量水,蒸隔用布垫,依次放入包好的糯米艾团。
6、大火烧开五分钟,转小火再蒸5分钟,揭开盖晾凉。完成。
完成!
蒸熟的艾草糍粑,
油绿如玉,清香扑鼻,
细细的豆沙馅吃起来甜而不腻,
从色彩到口感真就像是将春天含在了口中。
如衔住了一片嫩绿的柳芽,
唇齿间被一层层清甜皴染,
若有若无地浅浅略过。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一车·一地·一美食
凤凰单从
用上好龙眼木炭,
由三十年以上制茶经验的顶尖茶师
按古法工艺,实行分株单采,经晒青、
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
历经10小时制成成品茶,
不急不躁方炼成厚重内敛,
山韵花香的一味好茶!
现已上市,微店有售